近地点
在28年前的今天,1992年8月14日(农历1992年7月16日),长征二号火箭发射澳星成功。 1992年8月14日7时1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喜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顺利起飞,成功地把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1”通信卫星入预定轨道。 发射结果表明,“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将“澳星”送入了轨道倾角为28度、近地点高度为202公里、远地点高度为1049公里的椭圆轨道;火箭控制系统为“澳星”建立了所需的入轨姿态,航天测控网及时间用户提供了卫星轨道根数等主要参数
美国宇航局的星际边界探测器(IBEX)在任务小组于3月2日成功重置后,已完全投入运行。早在2月18日,IBEX在一次计划的接触中经历了一次飞行计算机重置,航天器进入了应急模式。虽然计算机重置以前也发生过,但这一次团队在随后的重置恢复过程中失去了指挥航天器的能力
任务简介:发射失败,飞行45秒后火箭的整流罩过早分离,卫星注入近地轨道。中方认为,飞行45秒后卫星发生爆炸,使整流罩过早分离,但火箭仍然将卫星残骸准确地送入预定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制造商美国休斯航天与通讯公司认为长二捆火箭越过环绕西昌发射场四周的群山后,遭遇风切变,因火箭制导系统设计中的欠缺,导致整流罩过早分离
农历鼠年天宇将上演4次“超级月亮” 新华社天津1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超级月亮”是近些年来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天文现象,虽然不是什么神奇天象,但每每发生时还是会引发一些人的关注。 天文专家表示,“超级月亮”大多发生在农历十六和十五,农历鼠年中会上演4次,时间分别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的这次还是一年中的“最大满月”
地月转移轨道是月球探测器进入月球环绕轨道的一条轨道,从月球探测器通过不断加速、脱离地球引力、飞向月球开始,到被月球引力捕获、近月制动为止的轨道段。 从地球到月球,消耗能量最小的轨道只有一条。月球探测器从这条轨道飞向月球可以节省出更多燃料,用于在进行绕月探测工作时的轨道高度维持,从而使工作寿命达到1年甚至更多
C/2022 E3(ZTF)是一颗罕见的长周期彗星,5万年前曾造访过地球,今年1月12日已飞越近日点,朝地球方向接近,并于今日(2月1日)到达近地点。中国公众有望在观测条件很好的地方凭借肉眼一睹这位“天外来客”的身影。 C/2022 E3是天文学家布莱斯·博林(Bryce Bolin)和弗兰克·马西(Frank Masci)在2022年3月2日发现,开头字母C表示它是一颗长周期彗星,2022表示它被发现的时间,E3表示它是当年3月上半月被看到的第三颗彗星
新快报讯 记者许力夫报道 记者从广州市五羊天象馆获悉今年元宵节将巧遇超级月亮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巧遇超级月亮这一有趣天象不多见但市民今天能不能看到超级月亮还要看今天的天气情况。 超级月亮是指近地点的望月(满月)平均14个朔望月(413.4天)出现一次。近地点的满月比远地点的满月其视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
在28年前的今天,1992年8月14日(农历1992年7月16日),长征二号火箭发射澳星成功。 1992年8月14日7时12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传来喜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顺利起飞,成功地把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1”通信卫星入预定轨道。 发射结果表明,“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将“澳星”送入了轨道倾角为28度、近地点高度为202公里、远地点高度为1049公里的椭圆轨道;火箭控制系统为“澳星”建立了所需的入轨姿态,航天测控网及时间用户提供了卫星轨道根数等主要参数
设计寿命只有20天,为什么东方红1号50年没有掉下来? 5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飞入太空,揭开了中国太空探索的序幕,成为我们伟大太空梦想的新起点。此后,中国发射了一系列人造卫星,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并向月球发射了探测器。 东方红1号的设计寿命为20天,在太空中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工作了28天
农历鼠年天宇将上演4次“超级月亮” 新华社天津1月30日电(记者周润健)“超级月亮”是近些年来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天文现象,虽然不是什么神奇天象,但每每发生时还是会引发一些人的关注。 天文专家表示,“超级月亮”大多发生在农历十六和十五,农历鼠年中会上演4次,时间分别在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其中,4月8日的这次还是一年中的“最大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