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之际
[立德树人]西安交大副教授樊晓燕来我校解读“西迁精神”
10
[立德树人]西安交大副教授樊晓燕来我校解读“西迁精神” 10月25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晓燕来到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理解西迁精神的三个维度》为题,讲述西迁故事,解读西迁精神。 樊晓燕讲到,西迁精神与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等,共同形成了中国***的精神谱系。随后,她分别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理想维度,对西迁精神进行了阐释:西迁老教授继承常识分子爱国传统,将个人事业与家国情怀相融合,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西迁建设;西安交通大学践行着现代大学传承文明、提供常识、引领价值的使命,不负时代重托,建校于民族存亡之际,西迁于国家需要之时;西安交通大学继续引领时代发展,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以奋斗续写新的辉煌
罗云礼为湖北省松滋县人,生于民国9年19206月4日
罗云礼为湖北省松滋县人,生于民国9年(1920)6月4日,以务农为本,以耕种为业,有10亩地,生活得以自给,为人耿直忠厚,母亲赵氏温和纯朴,生活勤俭持家,生兄弟三人,罗云礼9岁时入学,不幸母亲病故,不久,父亲也相继去世,家庭因此无余力供罗云礼求学,罗云礼回忆当年年幼伤亲失学,为人生遗憾,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占中国领土,炮轰卢沟桥,提醒中华民族之儿女全国军民共患难,在伟大贤明的领袖领讨之下,全面抗战是大中华民族之青年纷纷拿起枪杆抵抗野心的日军威胁,罗云礼想起国家在此存亡之际,人人有责,遂起从军之念,拯救同胞。民国28年(1939)陆军26军军部补充团第三营则建本县征兵,罗云礼自愿投入补充团第三营,经三个月的训练后,投入战场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