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主体75(1986)年12月,建立了教育方法研究室,当时它直属大学,后隶属于教育系。 主体107(2018)年9月,教育科学研究所作为一个独立单位由教育系分离而设,其人员编制为16名。 教育科学研究所是一个制定大学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的战略规划部门,也是一个科研单位,主要研究并解决有关教育和科学的问题,以落实党的教育政策,为实现大学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曾任动物研究所所长助理、学会期刊与文献部副主任(兼)。研究领域包括濒危鸟类保护生物学、极端环境物种进化遗传学。主持多项国内外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英国皇家学会项目等
中新网8月27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指出,该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货运飞船27日将离开国际空间站,并将为地球带回最新科学实验成果以及有关太空生活的电影。 NASA称:“抵达约一个月后,8月27日‘龙’飞船将与国际空间站脱离,为地球带回实验样本、设备和有关所完成科学研究的数据。” 该飞船7月27日抵达国际空间站
天津体育学院与天津大学共建全国首家“智能体育协同创新中心” 本站讯(医学部供稿)9月8日,天津体育学院与天津大学“智能体育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天津体育学院团泊校区举行。天津体育学院党委书记王欢,天津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吉承恕,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广平,天津体育学院副院长张欣,天津市政府参事室调研组,天津市教委科研处处长苏丹,天津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副处长汤桂兰,以及天津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两校教师团队和部分学生代表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医学部执行主任明东同天津体育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处长徐金陆,代表两校签订了合作共建框架协议
观光暨休闲游憩学系于民国99年成立。系整合原“运动与休闲学系”与“观光暨游憩管理研究所”。下设“学士班”、“硕士班”以及管理学院博士班“观光游憩组”,为国内少数学制完整的观光休闲游憩学系
摘要: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推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促进我国科学源头创新,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学术研究层面,仍缺乏对我国主要科技创新平台总体情况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考察。为此本研究针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主要的科技创新平台,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考察我国上述科技创新平台的分类特征及总体分布情况
济宁成人高考高起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材料、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水利水能规划、水电站、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测量、水利工程结构等。 济宁成人高考高起本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开放科学已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医学健康大数据和生物信息学快速发展,数据驱动的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医学研究范式。生物医学领域科学数据在系统生物学、新药研发、医学人工智能应用以及临床数据资源整合和标准化等方面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在疾病的防、诊、控、治、康等各个健康照护阶段产生深刻影响
为加强学校专业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推动学校智库研究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应用,近日,学校根据《湘潭大学智库研究成果认定办法(试行)》文件要求,进行了2022年度智库成果统一认定。湘大法科智库成果丰硕,共有30篇决策报告获得中央、省部级领导批示或采纳,其中4篇获学校认定为A3等成果(视同一类期刊论文),10篇获学校认定为B1等级成果(视同二类期刊论文),10篇获学校认定为B2等级成果(视同CSSCI期刊论文)。 近年来,湘大法科教师撰写的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中共中央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法学会、国家体育总局、湖南省人大、湖南省政府、湖南省政协等中央部门和省级机关的采纳,其中,十余篇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及部委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三十余篇智库报告获得湖南省委、省政府等省级单位和领导的采纳和批示,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多次发出感谢信予以表彰,展现了湘大法科师生服务“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下称“金融科技研究院”)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科技领域重要的交叉类科研机构,依托于上海财经大学实验中心的科研、实验资源与空间布局,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金融科技研究院致力于发展成为跨学科研究平台、金融高端人才培养平台、政策建言平台、交流合作平台,重点开展金融云与金融大数据的研究;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领域全面融合的研究;金融监管科技的研究;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的研究,金融科技研究院将更好的为上海财经大学相关学科提供科研助推,服务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为持续推进我国金融科技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