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wh
我国的绿建筑系以台湾亚热带高温高湿气候特性,掌握国内建筑物对生态(Ecology)、节能(Energy Saving)、减废(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之需求,订定我国的绿建筑(EEWH)评估系统及标章制度,并自1999年9月开始实施,为仅次于美国LEED标章制度,全世界第二个实施的系统。原本的评估系统有“绿化量”、“基地保水”、“水资源”、“日常节能”、“二氧化碳减量”、“废弃物减量”、及“污水垃圾改善”等七项指标,而在2003年又修订增加“生物多样性”及“室内环境”两项指标,便组成现今我们所谓的“绿建筑九大评估指标系统(EEWH)”(如表1)。另为提升国内绿建筑水准,与国际绿建筑接轨,激发民间企业竞相提升绿建筑设计水准,2007年又增订完成“绿建筑分级评估制度”,其绿建筑等级由合格至最优等依序为合格级、铜级、银级、黄金级、钻石级等五级,而该分级评估制度除与国际趋势同步,也是提升绿建筑水准的有效策略,同时我国的“绿建筑”可重新定义为“生态、节能、减废、健康的建筑物”
2023年版“绿建筑评估手册-基本型”及“绿建筑评估手册-住宿类”,自中华民国一百十二年七月一日起实施。 一、为提升我国建筑物节约能源实施成效,达成2050净零建筑之愿景,本所业建构建筑能效评估及标示系统,并于110年12月函颁“绿建筑评估手册-建筑能效评估系统(EEWH-BERS)”及“绿建筑评估手册-建筑能效评估系统(EEWH-EB)”两手册,自111年1月1日实施在案,采于申请绿建筑标章时,自愿并同申请建筑能效评估方式办理,合先叙明。 二、为达成国家发展委员会111年3月30日公布之建筑部门阶段里程碑:2030年公有新建建筑物达建筑能效1级或近零碳建筑(1+级)的目标,并完备绿建筑标章与建筑能效标示制度之接轨,及因应政府净零排放政策执行,本所业完成旨揭两本手册之修订,由公有建筑带头做起,引导民间建筑跟进,并以耗能量大之建筑优先,考量产业界有所因应时间,爰由公有办公、服务类建筑(G-1金融证券、G-2办公场所)自112年7月1日起,于申请绿建筑标章时,需同时申请建筑能效评估,且其建筑能效等级至少须达2级以上,并自115年起须达1级或近零碳建筑(1+级)
本手册名为“绿建筑评估手册-基本型”(又称EEWH-BC版),是我国绿建筑评估最原始版本“绿建筑解说与评估手册”的更新版。它自1999年初版至今经历七次改版,本次为因应绿建筑家族评估系统的成立所做的第八版,其新名称为“绿建筑评估手册-基本型”之意义,乃指其为所有EEWH绿建筑评估理论的源头,为所有绿建筑评估入门的基础。 取得授权资讯:联络处室:综合规划组 姓名:郑晓菁 电话:02-89127890-333 地址:新北市新店区北新路3段200号13楼 内政部建筑研究所保留本书所有著作权利,欲利用本书全部或部分内容者,需征求书面同意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