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能源
目前,对分布式发电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分布式发电DG(DistributeGeneration)指满足用户特定的需要、支撑现有的配电网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方面要求,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户现场配置的功率为小型,与环境兼容的发电机组。从广义来说,分布式发电可以指任何安装的用户附近的发电设施,包括冷热电联产、热电联产及各种蓄能技术,而不论这些发电形式的规模大小和一次能源的使用类型
3月10日,渝陕能源战略合作2023年一季度联席会在重庆举行。联席会上,陕煤集团总经理助理、陕煤电力集团董事长李强林与国家电投重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龙泉共同签署了能源合作协议,双方围绕煤电联营、新能源开发投资等领域加强合作。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涂兴永,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杜宏瑞,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干,副总经理赵福堂,董事会秘书、企管部总经理杜平,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电力处副处长张进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陕西省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办主任蔡胜斌,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利铭,国家电投重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石四存共同出席并见证能源合作协议签约
企业能耗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能源,它包括用于产品、用于过程和散失于环境的全部能量所消耗的能源。 从能源消费角度看,有3种类型的企业。一种是能源生产企业,它的产品是一次能源,如煤矿、油田、气田等;另一种是能源转换企业,它的产品是二次能源,将大部分能量转化进入了产品,如发电厂、区域锅炉房、炼油厂、煤气厂、焦化厂等;再一种是能源利用企业,它的产品是非能源产品,是能源利用的终端用户和能源消费的主体,也是节能降耗的主力
中化新网讯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28日发布的报告称,201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上升至32.2%。与此同时,中国能源消费增速大幅放缓,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估计达3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加1亿吨标准煤,增长2.7%,增速逐年放缓
泛亚电竞_(05月30日)湖南:2018年天然气消费总量35.9亿方同比增15.1% 本文摘要:据湖南日报消息,2018年湖南省天然气消费总量35.9亿方,同比快速增长15.1%,天然气在消费增长速度和消费占到比方面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南天然气利用发展空间较小。 据湖南日报消息,2018年湖南省天然气消费总量35.9亿方,同比快速增长15.1%,天然气在消费增长速度和消费占到比方面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南天然气利用发展空间较小。2018年,湖南省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继续走低,约15.1%,仍高于全国增长速度2.7个百分点;全省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中占比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生物质能源颗粒作为目前全新的一种能源颗粒,它的意义重大,不仅在燃料上有了新的发展,更是对环境的一种保护。那么针对于生物质能源颗粒你了解多少呢? 生物质能源颗粒用途: 1、大型养殖场牲畜的饲料,便于贮存、运输; 2、民用取暖和生活用能,干净、没污染,便于贮存、运输; 3、工业锅炉和窑炉燃料,替代燃煤和燃气,解决环境污染; 4、可做为气化发电、火力发电的燃料,解决小火电厂关停问题。 我国是能耗大国,调整能源结构,利用生物质能是必然选择
“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2015年,煤层气煤矿瓦斯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160亿立方米,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建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与此同时,据国家能源局官员透露,目前电力、煤炭、天然气等17项能源专项规划已陆续编制完成,今年将密集出台
根据《规划》,四川将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并举,增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大幅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川将把创新作为引领能源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推广电动汽车、智能微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新型用能方式,大力发展能源新产业和新业态,增强发展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能源持续健康发展
4月26日,时值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主题“为绿色未来而创新”。 4月26日,时值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主题“为绿色未来而创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 高锐在其官网发表致辞指出,有效的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广泛普及,有助于开发和部署向更光明、更绿色的低碳未来过渡所需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行业,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的70%以上,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推进煤炭供给侧改革是煤炭行业的核心问题,煤矿智能化则是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建设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智能化的进程。煤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剥)、运输、通风、洗选、安全保障、经营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行,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