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号
什么叫做正式的修行呢?并不是在形式上抓住某种感觉,而是内心能够无有散乱,能够清明、在当下不被烦恼和概念淹没地安住觉性,就是修行。 帮助内心不散乱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安住在一句佛号上,或者是一句咒语,或者只是很单纯直接的看着念头,或者专注地感受身体的每一个动作。 当你能够不散乱的当下就是正式的修持了!这是过去所有证悟的大师们总结出来的禅修经验,实际上,也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修持了
证严法师出家前自号“静思”,乃为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静心思考人生方向,蕴育了慈济的根本思想、静思人文的由来。在静思书轩,所有的心灵触动,都诉说着一个真实的信念,一个不变的坚持,那是来自证严法师的一念初心。 一九六六年,证严法师带领着三十位家庭主妇,每日存下五毛钱,创办了慈济克难功德会;在台湾花莲静思精舍,也有一群跟随证严法师出家的弟子,恪守“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清规,早期不仅耕作,更从事婴儿鞋、成衣加工、蜡烛、五谷粉等二十一项工作
念佛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只有对佛菩萨充满恭敬,我们持诵佛法才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我们多多的读诵佛法也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念佛感应。 还有以为居士的母亲六十多岁了,因为不习惯住在城里,所以仍旧住在老家,平时没事以种菜为乐。她种的菜多,自己吃不完就用一个小竹篮背来城里卖,她说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当玩一样,能卖多少就多少,卖不完的送人
悟道法师:有人向自己说别人是非时,应该如何存心? 念佛就好了。有的人他要讲这个、讲那个,你也没有办法把他的嘴巴封起来,你就是心里默念佛号给他回向,这样就可以了;你就不要去卷入那些是非,因为是非愈说就愈复杂。如果我们跟他讲的那些是非没有关系,我们也不必要去卷入在里面,去谈论那些
圆明园包含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圆明”二字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融会了各式东、西方园林风格,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再现诗画意境,完美呈现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堪称是中国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和顶峰杰作,拥有“东方凡尔赛宫”的美名
每天念诵佛号可以让我们的罪孽得到清理和净化,使我们人生中的劫难和困境得到消减,也可以为我们解答心中对修行的疑惑和迷茫,使我们的境界得到提升并明确修行的方向,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领悟佛的精神和境界。那么佛祖感应是什么呢? 释迦牟尼(Sakyamuni)。佛教创始人
佛说阿弥陀经是一部重要的佛学经典,更是有净土三经之一称号,可见这部经文的智慧高深。经文记载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美好和阿弥陀佛佛号的由来,劝导大家修行佛法念诵佛号往生极乐世界和诸佛劝导众生相信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事迹。 从经文中我们知道,坚持修习佛法,念诵佛号,不断净化我们的心灵,就能够得到感应和好处,佛是没有任何私心的,只要修行时我们内心虔诚,多做善事积累福报,渐渐就能收到福报和好处,生活工作更加顺利,躲避灾病祸患
念诵菩萨名号能够让我们在慌乱和浮躁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心中的杂念和焦躁得到消减,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忧虑和邪念,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并充满正能量,而且通过念诵菩萨名号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的伤害。那么怎样才能和菩萨感应呢? 清净心才能感应。有求的心,心不清净,被那个求的念头染污了
【题识】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书奉如影法师,时时读诵以自警,策修习慈心,勿生瞋恼。一音
虽念佛仍然贪瞋重,是否没有机法深信? 名号自然具足三心,为什么有人念佛却没有往生? 善导大师有提倡“睡前发愿见佛文”吗? 问: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只要发起一念愿生之心,当下往生决定。请问,只要愿往生,不称名也能往生吗? 答: 昙鸾大师所说的“愿往生者,皆得往生”,这个“愿往生”是真的愿往生,也就是所谓的“克念愿生”。 善导大师解释六字名号说“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