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
本书是李正荣教授研究俄罗斯十九世纪文学史的理论著作。俄罗斯文学成就辉煌,其十九世纪文学史代表了一个难以复制的历史高峰期,展示俄罗斯文学对世界文学史的独**献。本书采用举要法,在跨文化的视野下,遴选和分析十九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车别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科夫及其经典作品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旗袍文化节暨“盛京1636”第三届沈阳国际旗袍文化节期间,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沈阳市文联、沈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盛京满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中国满绣文化论坛于24日上午在创新天地举行。 论坛主旨是把满绣作为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去研究,融入文化学者、历史学家、社会知名人士的观点和视角,深入研究中国满绣文化,推进中国满绣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论坛由中国民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主持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宣读民间小戏专家组成员名单及专家职责;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邱运华为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副组长颁发聘书。民间歌谣专家组组长刘晔原为民间歌谣专家组成员颁发聘书;并向编纂出版示范卷的四省民协代表介绍了民间歌谣出版规划,下达2018年第一批示范卷任务。 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主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锦强指出:按照中宣部的指示精神,大系出版工程的重点不仅在于高质量的出版工作,还在于有效的社会宣传和推广;大系出版工程应立足于当代文化建设和未来文化发展,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守望民间文化,关注民族起源,探索文明脉络,企求华夏哲思。进入民俗学论坛,深感三生有幸。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gsmxzrp571@163.com,QQ:752946184 张润平,男,1963年出生,大专学历,汉族,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族师范学院河洮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西羌文化特邀研究员,定西市文史研究员,关陇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定西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神奈川大学简称神大,是日本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1928年 . m建校于横滨市,以横滨学院一所经贸类学校为前身,并于1949年应学制改革转型成为新制大学,发展至今已成为日本国内屈指可数的综合性大学。(获得中国教育部的推荐) 神奈川大学出生于横滨开阔的横滨,成为与世界接触的地点
Abstract: 铜鼓文化是壮族人民主要的传统文化形态。铜鼓文化在新时代的复兴是壮族人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精神风貌的映射 是民族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 很有借鉴意义。 Abstract: 歌谣的韵律结构是最具民族特色的 它是鉴别歌谣的民族属性的最为可靠的尺度之一
由萧正楠、林夏薇、张颖康等人主演的《十二传说》开播后便备受关注,该剧根据民间传说改编,平均两集一个单元故事,从剧名也可以看出来,剧中共有十二个传说。 作为一部悬疑、探案剧,开篇便以新娘潭灵异事件引出故事中的几位主角,后面的几个传说分别是大学校园不思议事件、榕树精杀人事件、华富邨UFO绑架事件、石狮成精杀人事件。 除此之外,还有卢亭鱼人杀人事件、电视台杀人事件、七姊妹金兰杀人事件、抗日达德学校杀人事件、海盗宝藏杀人事件、狐仙显灵杀婴事件、西贡结界事件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于中华文化的认知,yh533388银河于7月28日下午15:00邀请到辽宁大学文银河教师、民俗学博士邵凤丽为银河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学术讲座。 讲座中,邵老师详细地讲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及内涵、对中国农业生产和习俗文化的影响等,具体深入地介绍了立春等节气的习俗,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栩栩如生的展现给yh533388银河的师生。邵老师提出二十四节气彰显出中国人对自然认知的独特性,适应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丰富性,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
民俗学是江西省重点学科,是江西省唯一招收民俗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009年被评为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该学科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7名,博士12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名,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
国内首部体系完整的设计史专著出版【pg电子】 本文摘要:由国内设计学研究领域数百位著名学者历时8年打造出的国内第一部体系原始的中国设计史专著《中国设计全集》16日由商务印书馆、海天出版社牵头出版发行。 由国内设计学研究领域数百位著名学者历时8年打造出的国内第一部体系原始的中国设计史专著《中国设计全集》16日由商务印书馆、海天出版社牵头出版发行。该书共计20卷,分成建筑类编、服饰类编、餐饮类编、工具类编、用具类编、文具类编等,以设计学为基础,综合应用于社会学、民俗学、工程学、机械学、力学、考古学等大自然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手法,对中国传统设计历史中具备标杆意义的3000个经典案例展开了专业性图例解析和文字评论,并备有大约18000幅图像资料,在国内已出版发行大型艺术类丛书中可谓首创,具备较高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