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
东北林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等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地带——哈尔滨市。校园占地百余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等三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万3千多公顷
本文摘要:中国林业学会杨树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委员会换届大会于2009年8月24日至25日在宁夏银川召开。中国林业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彦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维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杨树育种专家张启文,全国50余名杨树科研工作者代表出席会议。我校方圣佐教授未就“杨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及思考”作主旨发言
《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特性研究》以银杏不同生长时期韧皮部薄壁组织超微结构的解剖学研究为突破口,应用酶标免疫光镜细胞化学定位技术和胶体金免疫电镜细胞化学定位技术,结合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分析,对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进行准确定位;阐明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确定营养贮藏蛋白质组分;掌握营养贮藏蛋白质与银杏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探索营养贮藏蛋白质积累、转移和再利用的环境及生理要求;揭示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形成、积累和降解机理。这对于提高银杏氮素养分利用率,指导适时合理施肥以及今后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氮素利用率的优良品种等方面均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郭红彦,女,1977年出生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
11月26日,院党委书记、院长孙中和在我院会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林草局)国际司孟宪林司长、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王小平副局长一行。我院陈润云副院长、刘如涛副院长以及相关处室负责人陪同会见。 孟宪林司长介绍了林草局的历史沿革和主要职责以及旗下四家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援外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并希望与我院进一步加强援外培训领域的合作
[内容简介]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低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此期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碳排放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得以扭转,能源强度下降目标与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均顺利完成,且能源强度与碳强度下降进入快车道。能源领域发生重大变革,能源结构低碳化趋势十分明显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
公司服务领域涵盖地理信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增值应用等各个方面,为各级政府和国土、规划、能源、电力、水利、交通、民政、农业、林业等各个行业的用户提供专业的采集、加工、提供和管理地理信息的服务,包括各种多源影像、各种比例尺地形图4D产品(DEM、DOM、DLG、DRG)、三维建模数据、各种专题数据及专题图件。 应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进行风电场建设规划设计、电力线路选线、水电站建设、优化设计、工程量预算、风资源评估等,综合考虑联网条件、地形地貌和交通运输等条件确定风机位位置,以此确定获得最大发电量,实现风电场及电力线路的最优化设计。 地理空间信息的精度对风资源评估结果和微观选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大影响
国际新闻网(记者 王玉伦)云南丽江市消息:29日,丽江市华坪县与贵州贵碳碳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林业碳汇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是丽江市首个林业碳汇项目,标志着华坪县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迈出了坚实一步。 今年以来,华坪县抢抓机遇,把“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纳入“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并作了全面安排部署。项目签约后,华坪县将及时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统筹协作,强化责任落实,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工作,争取明年3月前完成第一笔碳汇资产交易,确保项目实现早收益、早见效
全区各森检站、相关单位: 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和《森林植物检疫对象确定管理办法》(林策通字〔1995〕83号)的相关规定,2018年4月,原自治区林业厅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进行了修订发布,原名单中有害生物包括:桑天牛、松褐天牛、锈色粒肩天牛、柄天牛、杨大透翅蛾、柳树根结线虫、葡萄根瘤蚜7种。根据目前我区的林业资源状况以及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分布和危害现状,结合近年来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查处的带疫事件情况,重点考虑我区林业资源受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威胁状况,计划对宁夏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进行调整。 初步意见是:由于柄天牛自2019年后再未查到,而在近年的检疫工作中多次查处了星天牛严重带疫事件,因此,建议从名单中去除“柄天牛”添加“星天牛”,其他6种有害生物对我区林业资源的威胁依旧,建议保留
本文摘要:为了更佳地营造校园学术氛围,传播我校学术动态,2016年起,学校在校园网修筑“学术东林”专栏,定期总结、总结学校师生获得的科研成果。 为了更佳地营造校园学术氛围,传播我校学术动态,2016年起,学校在校园网修筑“学术东林”专栏,定期总结、总结学校师生获得的科研成果。青睐广大师生及时把自己的学术成果以邮件的形式告诉他我们,我们期望取得您以下成果信息:为政府、企业、媒体展开了专业咨询;科技成果通过了涉及检验;科技成果落地、构建产业化;公开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取得了专利许可;出版发行、编著了专著、教材;取得了科技奖励;在最重要学术会议上展开了讲话……我们不愿为有学术执着的师生搭起一个交流的平台,期望在师生的希望下,学校的学术氛围可以日益浓烈,让我们为构建建设特色独特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