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葬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提高机关全体人员文明程度,巩固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成效,根据创建工作计划,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 活动中,集体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让丧事不再难办》视频,该期焦点访谈栏目对我市沂水县殡葬改革的经验做法进行了详细报道。观看后大家纷纷表示,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立时代新风的大好事,是培养文明生活方式、减轻群众负担的惠民工程,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改革
丹东市花园社会公墓管理所是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始建于1992年,坐落在丹东市振兴区花园山上,占地面积15多万平方米,可修建墓地面积10多万平方米。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下,丹东市花园公墓依托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形成山水相映的现代化陵园风格。墓园内绿树成荫,集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在配以环境优美的园林绿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达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给逝者以终级的关怀
近日,走进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炭窑沟村文化广场,随处可看到乡风文明的宣传标语,村民们谈论最多的是政府倡导的“一碗烩菜办丧事”的文明理念。 “以前办丧事大操大办,花费很大,现在一碗烩菜一吃,事就办了,我觉得这样很好。”炭窑沟村村民岩茂怀说
“各位乡亲,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现在省内外疫情形势非常严峻,返乡途中风险大,联宗祭祖、聚会、聚餐、打牌等聚集性活动也容易引发疫情,建议各位在外务工、居住的老乡们就不要返乡祭祖了,可以以踏青遥祭、网上祭扫或家中亲友代为祭扫等方式祭奠缅怀祖先。” 3月28日下午,镇人大代表邓顶峰、张锐等代表在凉亭镇三德村召开“倡移风易俗 树文明新风”夜校,向在座的群众宣传疫情防控、文明祭扫、厚养薄葬、森林防火、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 清明节将至,同时又是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凉亭镇人大积极谋划部署,开展“倡移风易俗 树文明新风”活动
2.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 3.大力提倡绿色殡葬、生态殡葬、节约殡葬。 4.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带头推动殡葬改革
每年春节是我们缅怀先辈、悼念逝者的传统习俗,为进一步倡导“绿色殡葬”、“生态万盛”的理念,根据四川省民政厅。川民发(2018)4号文件,倡导祭祀理念,成都市各市(州)驻地城市周边的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场所,从2018年2月15日起,一律禁止焚烧和燃放冥币、香烛、烟花、鞭炮等丧葬行为的精神,我公司坚决贯彻执行民政厅的规定,我们向广大市民出发“文明祭祀”告知书: 一、文明祭祀。春节祭祀是对逝者、先辈的追思和悼念,更是对生者的启迪与激励,重在感情,贵在真诚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逢一年清明时。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缅怀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节日。 为积极应对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清明节期间因祭扫形成人员聚集,引发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切实保护广大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判,从即日起,暂停全市殡葬服务机构现场祭扫服务,暂停组织集体公祭、集体告别、骨灰集中安放等群体性活动
2.破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 3.大力提倡绿色殡葬、生态殡葬、节约殡葬。 4.党员干部要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带头推动殡葬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一些原本质朴的美德出现了“跑偏”的趋势,一些传统习俗也慢慢变了味。但前不久发生在河北的“零彩礼婚礼被市委书记点赞”一则新闻,可谓一股清流、一股暖流,重拾美德、倡扬新风,着实令人拍手点赞。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彩礼聘金?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场婚礼不过是两床被子、一把喜糖,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并不影响甜蜜的感情和美满的生活
梨花风起正清明,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遵守清明祭扫疫情防控规定,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防节日期间“**”问题反弹回潮,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大家倡议: 一、倡导安全祭扫。健康平安过节,就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特殊时期,做好自我防护,常通风、勤洗手、出门戴口罩,按要求做好体温检测和身份核验等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