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
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亭林镇癌症康复俱乐部,9月5日有46位会员报名参加,到浙江长兴开展三日游活动,这次康复旅游是今年疫情以来,第一次团聚活动,有吉达国际旅行社承接,共游玩了顾诸水库,太湖风景,寿圣寺,长兴行政中心,6日晚上参观了太湖老街,观看了龙之梦灯光秀,灯光照在湖面上,船上帅哥美女,犹如仙境一般,会员们看得笑逐颜开,乐以忘忧,自得其乐。 当走上顾诸水库,座落在群山怀抱之中,走上大坝,就可以看到水库全景,四面环山,环境优雅,宁静、树木郁郁葱葱,翠竹成林,水库沿岸设有栈道,亲水平台和凉亭阁楼等景观,确实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寿圣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传也几度兴废,再度重兴,现今香火兴盛
清代皇陵中,为何雍正陵墓保护较好? 清朝入关后,并不是只有一处陵区,而是有两处,分别是位于河北马兰峪的清东陵和位于河北易县的清西陵,笔者这两个陵区都亲自探访过,下面我详细的说说这两个地方的情况。 清东陵,是大清朝入关后第一任皇帝顺治在某次打猎之时偶然发现的,他被这里迷人的景色所吸引,随后脑海中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在此处设计建造自己的万年吉地,皇帝说话自然一言九鼎,说干就干,这里马上成了一片巨大的建筑工地,大清朝的第一处帝陵清孝陵营建而成,随后,顺治的儿子康熙皇帝也在此处营建了自己的陵寝-清景陵,但到了康熙儿子雍正那,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雍正竟然没有在清东陵区找到满意的陵址,于是乎这位完美的皇帝开始在异地找寻陵区,就这样,清西陵被找到了。 清西陵,一处更加壮美绝伦的风水宝地,雍正皇帝在这里创建了自己的清泰陵,但是这却给他的儿子乾隆出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他死后葬在哪里?葬在清东陵这里便会冷清,葬在清西陵另一边又会冷清,于是乎一个完美的解决办法被想了出来,后代的皇帝们用隔代埋葬的办法同时充盈两个陵区,让两处的香火一直不灭
蟠龙寺,位于元氏县蟠龙山上,蟠龙山因山势起伏,蜿蜒曲折,势若龙蟠而得名,蟠龙寺因出而得名。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明末清初为香火兴盛时期,原有牟尼殿、天王殿、穿心殿9间和16间偏殿组成,明万历、清顺治、光绪年间曾先后加以修缮,后寺圯。近年来得以重修,殿内所有雕塑,全部采用最新技术
这是制造商写的关于香料的东西: “春天的花朵有些特别之处-它们迅速绽放,并消失得同样快。 AERIN品牌的创始人兼创意总监Aerin Lauder认为,丁香路径的香味能够吸收春天的精神并延展春天的气息。 在一个漫长而舒适的冬天的掩护下,花朵开始预示着春天和温暖的到来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进兴庙赵府千岁原供奉于高美文兴宫之中,日本时代,实行众神归天政策,地方蔡计泮之父以红布包裹神尊,并以泥土涂抹,直至战后,才又请回文兴宫。 民国50年(1961),赵府千岁乩身蔡春霖邀集蔡谋振、蔡建家、蔡计泮、蔡煌构、蔡惟启、李须、李曲等人集资增塑神像,同年9月成立赵府千岁福食委员会,不久后,赵府千岁降乩指示设立“进兴坛”济世,香火日渐鼎盛,遂又组成建庙委员会,募款购地后,民国74年(1985)农历3月鸠工兴建庙孙,同年8月入火安座。 进兴庙庙貌(陈韦诚 拍摄 2016年8月28日) 进兴庙正殿(陈韦诚 拍摄 2016年8月28日) 进兴庙主神(陈韦诚 拍摄 2016年8月28日) 农历正月18日筊选决定进香地点与进香日期,回程会至高美文兴宫会香,参与人数约600人
新厝自主防灾社区成立于109年,新厝社区积极推动水患自主防灾社区工作,辖下任务编组由指挥官-里长、副指挥官-发展协会总干事带领,其下设有警戒组、引导组、收容组及疏散组等4个分组,除了纵向布达消息以外,各组间亦有组长进行密切横向联系。 社团法人嘉义市西区新厝社区发展协会登记成立于83年7月2日,位于嘉义市西区新厝里,里面积0.2739平方公里,邻数18邻,人口数约为5154人。随着都市发展市地重划,居民原多为务农,现以从事工商服务业为主
在此岸与彼岸的交界处,八百万神明和服侍他们的死灵——神器,以及被称为妖的魑魅魍魉一同生活着。某天,普通的女初中生一岐日和意外遇到了居无定所、没有工作、自称是“神”的青年夜斗。其实此话不假,夜斗是个没有神社供奉、缺少香火的落魄神明,因为性格缺陷,导致手下的神器纷纷跳槽
胜安宫座落于花莲市西郊,吉安乡宜昌村内,是花莲知名且香火鼎盛的道教胜地,殿中主祀“王母娘娘”,每逢王母娘娘三大祭典,信徒纷纷从全省涌至,在花木扶疏、香烟袅袅的庙宇中,增添浓厚的宗教气息。据传说建庙原因起源于民国三十八年农历六月十三日夜晚,当地有人见一白光直落两庙之间(现址有一纪念石碑),后见一端庄女神冉冉升起,直至不见,于是争相传闻,猜测此一端庄女神定是玉皇大帝母亲下凡,要来度众生,于是兴建庙宇,信徒遍及全省,每年到此庙朝圣的旅客信徒络绎不绝,也是当地人的宗教信仰中心。每年元宵节举办的花灯比赛与猜灯谜、赏花灯,深具民俗特色
“敦宗睦族,孝悌为先”,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忆我先祖,因救驾康熙帝建奇功,圣帝感服,乃封先祖为“金鞭指路白马将军”,一时将军伟名传颂遐迩。潘氏后裔及方圆信士皆以神灵供奉,香火旺盛,迄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