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矛盾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进一步深化的体现从表面现象上看这次危机是由美国的过度消费、举债消费、金融体制监管不力等引发的但从深层次看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从危机的根源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逻辑。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完全自由的市场不可能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必须要摒弃新自由主义的干扰和影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方向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根源、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及其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2、《***宣言》发表的时间、主要内容和意义;3、第一国际成立的条件、时间、地点、名称和意义;4、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3月18日革命;5、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革命措施和历史意义。 ①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经济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一方面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后周期性的发生,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逐渐
38.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 1、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⑴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⑴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重属性。劳动的社会性要求商品生产者所生产的商品符合社会的需求,而劳动的私人性又往往使商品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从而导致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发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