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中化新网讯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陆春华教授、寇佳慧教授同东南大学赵远锦教授合作制备了一种多功能光催化复合纤维,首次实现了太阳光驱动内建电场重构,并有效增强了光催化性能。 光催化反应是在太阳光照射下完成的化学反应,如果能够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内建电场重构,那么内建电场重构增强光催化这一研究策略将有效推动光催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与发展。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代宝莹介绍说:“光热材料可将太阳光转化为热能,而热释电材料可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产生电势
东阳市充分利用东阳人才优势,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一是挖掘在外东阳人才资源,探索科技+人才合作新业态,走出一条政校合作助推产业发展新路子;二是紧紧围绕企业需求,进一步寻求与国内高校院所精准对接,破解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和产业链科技人才断供等问题;三是充分借力高校院所人才、项目、资源优势,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申报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今年市政府先后与上海大学、东南大学和广厦职业技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学校搭建与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平台,助推新兴环保产业、现代建筑产业和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获2019年度国家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含金量居金华前列;征集到企业技术难题、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85项,举办专场对接活动3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7项
女 微电子器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1969年11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福建南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因此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在技术密集型的电力行业,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如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力的保障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科技的推动下,继电保护技术越来越成熟,必将更好的发挥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
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专业于1984年开始本科招生,1985年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获热能与动力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和安徽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010年获动力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2014年获批安徽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8年增设“冶金过程节能与环保”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19年获批安徽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计划;拥有“冶金过程节能与环保”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能源转换与利用”与“高效燃烧与污染物超低排放”两个省级创新团队、 “冶金过程节能与污染物控制” 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燃烧新技术与高效换热实验室”马鞍山市重点实验室。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现有专职教授7人,特聘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17人,博导4人,硕导17人,安徽省学术领军人才2名,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教坛新秀2人;现有3个研究团队:热工节能与减排团队、高效燃烧超低排放团队及新能源先进材料与设备团队。 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1项,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3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项目1项,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以及宝钢、马钢、南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横向科研攻关项目50余项,总研究经费达到25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全国钢铁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2部
瑞联公司由浙商投资创建于2012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是国内一家大型建筑围护结构产品及方案系统供应商。专业从事建筑外墙温装饰一体板、岩棉带保温复合板、硬泡聚氨酯复合板、硬泡聚氨酯喷涂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新兴高新技术企业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泰州市沪江特种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专注于船舶制冷设备、空调装置和船用通风附件等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吴州北路99号,公司下设好利来电器有限公司、泰州市船用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沪江特种设备制冷技术研究所。公司资产总额1.06亿元,固定资产4867万元,公司占地面积16453㎡拥有各类生产加工设备160台套,产品综合性能测试室两座,新产品研发综合性能试验室一座
近日,CrossKnowledge 企业全球销售和运营渠道副总裁Guillaume Gérard,Wiley企业新兴市场总裁Philip Kisray、战略及业务发展高级总监Daniel Suen一行来[URL]参观考察,与[URL]总裁朱怡然就如何在产教融合中提升学生的企业软技能展开交流。 2020年2月24日至4月13日,[URL]与东南大学App学院合作接纳“云实训”的方式对App工程专业研究生开展了为期7周的企业级App项目实训,取得圆满乐成。本次实训全程通过线上教学实施,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领域,首次引入远程云文档协作、Git服务器协作,并以App工程理论框架来设计13个企业级项目,在“云实训”期间大大提升了项目研发进度及成员之间配合效率
伴随着5G大规模商用和人工智能的不断成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万物智联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和信息处理需求,在推动5G向着网络包容万物、连接随手可及的新形态网络演进的同时,也对网络性能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从“智联万物”到“数字孪生”的演进中,全频谱、全覆盖、全应用的6G技术研究开始进入业界视野并成为全球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