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相伯
清末民初,法华名士朱赟曾说:法华乡“夙称文物声名之地”。但在北宋以前,这一地区还处于“水天一色,藻荇交横”的自然状态,见诸史籍的有影响于社会的人物,尚属凤毛麟角,迨至宋室南迁,带动人才南流,加之历来重视教育的地方风气、随天主教的传入而影响于地方的西方文化,开埠后的城市发展;尤其是新中国诞生后的文教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形成徐汇区人才荟萃的历史基因。换言之,元明以降,随着社会的发展,代有贤才;到近代尤其是现代则人才济济、蔚为壮观
古镇沿河民居留存有数段百余米的烟雨长廊,呈现出泗泾水乡古镇特有的建筑风貌,需要沉下心来慢看。 目前,沿街已修缮完成对外开放的宅院,实现了“整体修旧如旧、细节修旧如新”;引进入驻的项目也是以“文化为主”,透露着文人雅风,游客可看可参与。 据悉,泗泾下塘风貌区有39处文保,已完成包括史量才故居、马相伯故居等在内的15处文保的修缮验收,另有17处文保全面启动勘察设计
人的生活离不开其相应的时代,不同时代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观念。那么我们这个时代有着怎样的观念,怎样的哲学?这里给您答案。 Fudan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
复旦大学,始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1] 复旦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9所985工程大学,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和中国顶尖学府“九校联盟”(C9联盟)的成员大学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国家双一流(A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重点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