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kong
中国工业交换机市场经历了2009-2011的高速增长之后, 2012年受整体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增速陡然下滑,2013年虽然增长率仍然低于10%,但市场增速回升明显,市场规模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提升。 2013年,电力、交通、市政、油气等行业工业交换机应用规模均有增长。相比2012年,电力行业增速由负变正,冶金行业增速由负变零
本文摘要: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在智能生产的催化剂下加快扩展。gongkong研究表明,2016-2017年中国智能生产市场细分领域中,机器视觉产品增长速度大约37%,为近十年来最低增长速度,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机器视觉跟上较早,但随着全球生产中心向国内移往,市场发展快速增长,已沦为时隔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机器视觉市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2年1-11月,我国包装专用设备的累计销售额为222.24亿元,同比增速为6.7%。 从自动化产品看: 2012年第四季度包装机械行业自动化产品市场规模为6.36亿元,环比增长9.7%,同比下降1.2%。其中控制系统和低压驱动分别占据32%和21%的市场份额
我国的物位网页版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期间国外企业靠原有优势占得先机;现如今,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下降外,中国物液位网页版市场发展已经渐趋平稳,增速均保持在10%左右,2013年,中国物位网页版市场继续呈现平稳增长势态。 2013 年,中国化工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有机化学原料、精细化工和合成材料领域投资增长较快,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新建项目层出不穷,成为化工行业物/ 液位网页版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再者天然气市场受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刚性拉动增长迅速,相应物/液位网页版市场规模有所上升;于此同时,民生相关食品饮料、市政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但是电力、冶金和造纸行业受固定投资减缓等因素影响,市场走势依旧低迷,降幅增大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2020年9月15日-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本届工博会展览面积大于3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2600家,共设置十大专业展区,不仅涵盖从制造业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到先进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智能绿色制造全产业链;而且涵盖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到应用新场景的制造业全创新链,将系统展示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最新产品、服务与前沿创新成果。 gongkong小编将走进威图、易盼、魏德米勒以及APT等行业领先供应商的展位,为您带来精彩图文直播!足不出户逛展会!
PLC、HMI、变频器、伺服控制、按钮、空开、继电器等等名词在我们自动化圈里可谓人人皆知,但西门子,施耐德、欧姆龙、三菱、ABB、安川等品牌的印象貌似占据着自动化人脑海的大部分空间。国产品牌在哪里? 自动化产品应用于众多行业中,以下是凯凯对其中几个重点行业的企业进行了专访。 gongkon研究数据发现,表中这几类产品近几年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均在半数以下,外资品牌依旧主导整个自动化市场,尤其是PLC、伺服等产品,外资品牌的优势更为明显
2012年中国轨道式接线端子市场规模同比下降4%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8%,而2011年为9.2%,2010年为10.4%,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欧洲债务危机不断,世界经济增速也同样放缓,导致内需外需乏力,下游应用行业需求下降,最终轨道式接线端子在2012年完成市场规模17亿,同比下降4%。 从竞争格局上看,中国轨道式接线端子Top11厂商占据85%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高。Top11厂商按品牌所在地划分为欧美品牌、本土品牌、台湾品牌,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53.9%、24.5%、6.5%
据gongkong市场研究发现,2011年中国低压成套设备市场整体表现良好,上半年在工业领域投资增速和电力行业稳步增长的拉动下,市场需求增速上升明显;下半年基础建设在资金压力之下放慢了脚步,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以及国家缩紧银根等政策的影响,下半年中国低压成套市场增长步伐放缓。 由于该行业存在众多小规模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差异性小,只能靠恶性价格战来获取竞争优势,从而也迫使整体市场价格水平不断走低;而与此同时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在此双重挤压下,企业的利润随之不断被缩水。此外,由于低压成套设备产品在技术上已成熟稳定,进入门槛不高,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该领域,gongkong认为价格战会伴随着产品技术的发展继续延续下去
哈希公司连续第四年荣膺水质分析仪器领域“卓越品牌奖” 2012年03月 07日,由gongkong®中国水工业网([URL])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水质分析仪器发展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在本次论坛上,哈希公司连续第四年荣膺水质分析仪器领域“卓越品牌奖”。 本次论坛吸引了100多位业内人士参加,其中包含一线技术工程师、科研人员、仪器厂商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