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巴
前7个月俄罗斯库兹巴斯盆地煤炭出口同比下降15.2% 据当地的煤炭工业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7月,俄罗斯库兹巴斯盆地煤炭企业产量累计为1.257亿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180万吨,同比下降8.9%。其中,动力煤产量8880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890万吨,同比下降9.1%;炼焦煤产量3690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90万吨,同比下降7.3%。 库兹巴斯盆地(Kuzbass)是俄罗斯四大主要产煤盆地之一,也是俄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60%左右,出口量也占俄罗斯煤炭出口总量的大约60%
近日,2020年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化学化工学院赵震教授牵头申报的“一带一路”国际联合能源与环境催化研究中心成功获批,实现了我校在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方面的重大突破。 中国科协自2016年启动实施“‘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了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新机制和新体系。本次共有来自全国各学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34家单位参与申报,最终62个项目最终获批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2035年前煤炭工业发展规划》,俄罗斯计划将煤炭开采量从2018年4.393亿吨升至2035年的4.85亿吨。 消息指出,“根据新的发展规划,俄罗斯将全面更新产能,库兹巴斯、罗斯托夫州以及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建立新的煤矿,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同步发展,保障煤炭出口。总理米舒斯京批准了这一规划”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全面负责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 2008年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我校成为首批辽宁省外国博士奖学金自主招生院校,2012年8月,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我校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将其作为促进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6月3日,经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双方秘书处审议,同意我校作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观察员单位入盟,正式成为该联盟观察员单位。至此联盟共吸引中俄双方75所大学加盟,其中正式成员单位56所,观察员单位19所。 中俄工科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Sino-Russian Technical Universities简称“阿斯图”)成立于2011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牵头成立,是中俄两国精英工科大学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开创中俄同类高校联盟先河,纳入国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和框架,为中俄两国同类高校开展合作树立了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