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游曲
贝多芬:第1-3号弦乐三重奏 Op.9 弦乐三重奏在室内乐当中是较为冷门的一个组合,除了古典时期的作品外,似乎乏人问津。莫扎特曾创作了一部杰出的嬉游曲(K.503),而后来的贝多芬也创作了五首作为延续。其中最有名的是Op.9
先以莫札特《嬉游曲》,以轻快烂漫的曲调带领听众入场,再以一首英式小夜曲酝酿今晚的重头戏:柴可夫斯基《佛罗伦斯的回忆》,长达30分钟的乐曲,让人彻底沉浸在俄罗斯的风情中。 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向来以多彩富变化弦律著称,与风光烂漫的佛罗伦斯风景ㄧ致,有别于常见的弦乐四重奏,最初为六重奏的编制,为了就是能够表现出更为繁复的音弦。 “没有触及内心,就不可能有音乐”是柴可夫斯基对于音乐的强烈的态度,同时受到生长环境及个人健康的影响,其风格不似欧陆作曲家外显的华丽优雅,反而有种抑郁内敛的热情,这亦成为柴可夫斯基的风迷全球的特色
所有人都喜欢听故事! 小朋友爱童话故事、大朋友爱心情故事、长青朋友爱怀旧故事,在故事里怀念过去、想像未来、或纯粹勾勒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暂时还无法圆的梦。《听! 音乐说故事》以音乐为原点,连结文学故事,将文字声音化,并将音乐意象化,建构一个更多元、多彩的世界。在毕伯的帕萨卡雅舞曲“守护天使”、普罗柯菲夫的罗密欧与茱丽叶、康果尔德的庸人自扰、佛汉威廉斯的云雀飞翔及史特拉汶斯基的嬉游曲中聆听树叶与风窃窃私语、想像鸟儿振翅在天际中划过的线条、感受善恶之间的对立与冲突、理智与欲望的拉扯,或只是苍茫天地间的悠悠
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也是一位共济会成员。其谱出的协奏曲、奏鸣曲、交响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的专家,成就至今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而不朽。 此外莫札特作曲风格兼具旋律及艺术性,悦耳而活泼开朗,令其作品地位足与巴赫及贝多芬相提并论,亦让人感受到音乐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的不同
嬉游曲(Divertimento)是一种流行于十八世纪的轻组曲。在当时主要用在上层阶级与宫廷生活(主要是在奥地利)的娱乐、社交、庆祝场合,相对于小夜曲是用于室外的演奏,嬉游曲主要是用在室内的演奏。 嬉游曲的语源来自于意大利文的"divertire",有使人欢乐、消遣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