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士
9月15日,华为恐面临全面断供! 摘要:9月15日,是美国对华为新禁令正式生效的日子。9月15日及以后,包括台积电、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 ICC讯 今年5月份,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严格限制华为使用美国的技术、软件设计和制造半导体芯片,此举将使得华为进一步被美国出口管控政策所限制
该分析师认为,华为现在面临的重点难题是手机基带芯片,而国内的发展情况一般。但另一方面,5G基站芯片受禁令影响不大,因为“库存相对高,并且备货较多”,“短期内没有供应问题”。 这份通报还披露,中牧兰州生物药厂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兽用疫苗生产厂之一,是农业农村部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先后进行了9次兽药GMP验收(含复验、改扩建),《兽药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
半导体储存器广泛用于智能手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随着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的发展,智能电子产品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对数据存储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一直以来都是半导体储存器产品最大的需求市场
继 12 月 22 日获得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批准后,SK 海力士今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后续流程,包括从英特尔接管 SSD 业务及其位于中国大连 NAND 闪存制造厂的资产。作为对价,SK 海力士将向英特尔支付 70 亿美元。 此后,预计在 2025 年 3 月或之后的第二阶段交割时,SK 海力士将支付 20 亿美元余款从英特尔收购其余相关有形 / 无形资产,包括 NAND 闪存晶圆的生产及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研发人员以及大连工厂的员工
大陆记忆体芯片大厂长江存储遭美国列入贸易黑名单。(示意图/shutterstock) 美国商务部近日将36家大陆企业加入贸易黑名单,受影响的厂商包括记忆体芯片大厂长江存储,未来几乎很难获得美国技术、智慧财产权与产品,半导体专家表示,目前的产能不会受到影响,但未来长江存储将很难提升技术实力及生产规模。 美国今年对大陆芯片业发动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先是在10月实施严格出口管制措施,未经许可的美国公民、组织与企业不得协助或参与大陆芯片业生产及研发先进半导体,近日又将包括长江存储、寒武纪科技在内的厂商列入实体清单,未来几乎不可能获得美系技术与产品,陷入与华为相同的困境
苹果iPhone6s参数配置信息已经曝光很多了,现在又有更多的消息在验证以前的消息的靠谱性。据台湾产业链给出的消息称,iPhone6s所用的处理器已经开始试产,A9有70%的订单交给了三星,而30%的则交给了台积电,其中后者5月份已投产1万片,6月份则投产3万片。 此外,产业链还再次确定,iPhone6s将会内置2G LPDDR4内存, 而这个订单也绝大部分交给了三星,海力士只分到了一小部分,相比iPhone 6来说,内存供应上三星、海力士各拿到一半
韩国电子信息通信产业振兴院(KEA)30日发布的《全球电子产业主要国家生产动向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韩国电子产业生产额为1711.01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位于中国和美国之后,赶超日本。韩国在全球电子产业的占比为8.8%,中国占37.2%,美国为12.6%。与5年前相比,韩国电子产业生产额增长53.3%,年均增幅达9%,增幅在上游20国中继越南(11.7%)和印度(10.9%)之后,排行第三
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所高级咨询师钟新龙向经济日报记者解释说,从实际禁令执行层面上看,从9月15日起,凡使用美国企业生产设备、软件和设计生产的半导体公司(先前的技术限定标准是25%,去年12月份降至10%,现在变成了0),未经美国政府批准不得向华为供货。 小依提到自己的苦衷,目前并没有钱,等办好户口之后,将来也方便找工作,今后再把这笔钱补上。但对于小依的提议,黄某坚决不同意
疫情未退,涨价潮却先一步来了,电子从业者们的钱包还撑得住吗? 近期,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蔬菜、水果、建材、电子、消费、化工等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疯涨,从10%、20%、50%、100%一直到涨到1200%多。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波涨价潮,主要是因为疫情之下,企业停工停产导致原材料供应减少,物以稀为贵,原料价格上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防疫期间,物流停运,运力不足,导致运输费用大幅上涨。 这两方面的涨价因素,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幸免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和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过去几个月相继发布声明,强调禁令已导致与华为无关的企业损失将近1700万美元,将抑制企业购买美国制造设备与软件的意愿,最终伤害美国的半导体产业,给供应链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和破坏性。 据第一财经,中芯国际15日下午表示,公司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已按相关规定向美方申请继续供货华为。台积电、高通、联发科、三星、SK海力士等公司此前也向美国商务部提交了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