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千瓦时
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后,2019年中国经济走势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焦点。1月22日,国家发改委举行2019年首场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进一步解读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以及重点领域改革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9年新一轮促进经济稳增长政策工具箱已经开启
备受关注的国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终于揭开面纱。 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规划提出,“十二五” 期间将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用电量6.15万亿千瓦时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1月1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次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2年,国家能源集团多项生产经营指标创历史*好水平,圆满完成国资委“两利四率”考核目标。煤炭产量6亿吨,煤炭销量7.9亿吨,煤炭销量达到全国约18%,电煤供应量占全国约四分之一
本文摘要:张柯中国的能源结构已经再次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从碳减排的角度来看,这可以使中国自身乃至全世界受益。 秘书处继续执行秘书帕特里夏埃斯皮诺萨在这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告诉新华社
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和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研究》建议—— 《规划》指出,基准方案下,到2030年、2035年和2050年,我国核电机组规模达到1.3亿千瓦、1.7亿千瓦和3.4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4.5%、5.1%、6.7%,发电量分别达到0.9万亿千瓦时、1.3万亿千瓦时、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10%、13.5%、22.1%。 “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15%、20%的目标,核电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邱建刚12月1日在国网能源研究院召开的“能源转型发展论坛暨国网能源研究院2019年成果发布会”上表示
9月2日,国家能源局召开8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志武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围绕推动2022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听取了6月份形势分析会各单位所提意见建议落实情况、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和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研究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2019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如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8~2019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中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领涨,发电装机及其水电、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首位。 报告表明,我国电力生产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24日公布《关于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从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现行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这标志着我国电价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电力市场化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摘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表明,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3.4万亿千瓦时,同比快速增长5%。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之后快跑,信息传输和软件技术、出租和商务服务业、杂货和用电量快速增长皆多达10%。新的产业、新的消费沦为上半年用电新亮点
4月28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下称“电规总院”)在京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对2018年我国能源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梳理、综合归纳,并针对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行动建议。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周厚贵,江苏省能源局副局长袁焕明,江西省能源局副局长刘静,河南省能源局副局长丁志强等嘉宾,以及来自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等100多家单位的逾300名代表共同见证《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去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生产总量均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