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千瓦时
12月22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 1.5 亿千瓦以上。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动力转换,节能意识增强,全社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
备受关注的国家“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终于揭开面纱。 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规划提出,“十二五” 期间将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煤,用电量6.15万亿千瓦时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
在中电联、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主办的中国煤电清洁发展与环境影响研讨会上,专家表示,煤电减排成效显著,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脱硝装置已经全覆盖,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60%。其中,京津冀地区已**完成。 环保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透露,非电行业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环保部将紧紧抓住非电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这个主要矛盾,加快推进工业炉窑燃煤锅炉和散煤等污染的治理
《2022-2028年中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产业竞争现状及市场发展策略报告》共十六章,包含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下游应用行业发展分析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行业前景展望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2022-202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背膜tpt产业发展动态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2-2028年未来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背膜tpt行业发展预测,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背膜tpt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背膜tpt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2022-2028年中国太阳能光电电池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2-2028年太阳能光电电池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太阳能光电电池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持续增加,弃水、弃风、弃光状况明显缓解,可再生能源有效利用率显著提升。 具体来看,风力发电处于政策切换期,尤其是海上风电建设提速,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光伏发电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近期有望提前实现平价上网
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稳居世界第一 建设成本下降60% 2018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26日在京召开,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透露,2017年,预计全国能源生产总量36亿吨标准煤,其中非化石能源占比17.6%,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发电装机总量累计达17.7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38.1%,比2012年提高9.6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201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6.56亿千瓦,新增装机规模占全球增量40%左右,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成本分别下降20%和60%。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和核电在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发展的引领者
1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指出,2023年、2024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速将放缓,而可再生能源将成为电力供应增长的主要来源。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量将占全球电力供应总量的32%以上
2022年全国能源保供能力稳步提升 清洁能源发电同比增长5.3%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8.4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其中,火电增长0.9%;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增长5.3%,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介绍,2022年,中国着力增强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充分发挥煤炭主体能源作用,不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多元清洁供电体系,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持续增长的民生用能需求
2018年1—2月,我国完成全社会用电量10552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144亿千万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2.6%;第二产业6999亿千万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5%;第三产业1727亿千万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83亿千万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5.2%。 据有关部门统计,3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325.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4%。1-3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5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3%
近日,晶科能源发布了《行业零碳方案白皮书》,并就各个行业的“脱碳”路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技术建议与支持。 氢能极有可能在难脱碳行业的碳减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在成本经济性上极具竞争力。此外,氢能也将在电力系统中扮演能源储存和灵活性调节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