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群
《北京印刷信息》是北京印刷协会信息交流的刊物,于1986年诞生已有24年历史,一直由北京印刷信息站承办。这个刊物在促进北京印刷行业发展和信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刊物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历届编委、信息委员会的会员单位以及北京市印刷技术研究所、北京印刷信息站为这个刊物做出了贡献
时兆月刊于西元一九○五年由美籍传道士米勒耳创立于中国河南,为中国境内最早发行的基督教报刊,现今隶属财团法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时兆出版社所发行。时兆家庭与健康月刊主要针对信仰生活、家庭教育、健康饮食及休闲生活,提供读者丰富多元的属灵及智识供应平台。 时兆月刊每期发行量为四千四百本,每月一日出刊,十六开本64页全彩色印刷,为台湾地区实质订阅量最大的基督教月刊,丰富实用的内容,获得台北电台、警广及佳音电台回响,邀请合作报导
昨日,第一个响应本社“文化扶贫”倡议的泉州快捷、金邦出租车公司,在德化龙浔镇英山村举行了“捐赠《泉州晚报》送温暖”仪式。接受赠报的英山村支书李尚荣说,这是村民收到的最有意义的新年礼物。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开,订报读报,正成为农村一个新风尚,吸引了众多农民
11月19日,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接受比财经周刊《Trends Tendances》视频专访,阐释和解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采访中,曹大使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2035远景目标、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健全公平竞争制度等十九届五中全会要点进行了深入解读,并详细阐释了中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意义。 同时,曹大使还应询回答了记者关于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举措和中美关系方面的问题
新冠疫情的突袭打乱了世界经济的节奏,但却丝毫没有阻挡艾德控股集团奋勇向前的步伐。2020年5月27日,艾德控股集团成功斩获香港知名投资杂志——《经济一周》“实力品牌大奖-环球投资服务”,艾德控股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杨伟健作为集团代表登台领奖并致辞。 《经济一周》是由香港英皇集团旗下的新传媒集团出版的投资主题杂志,创刊于1981年,读者群主要为关注环球经济及金融投资的企业家、银行家、高级管理层等
《移动信息》(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是重庆云锦广告传媒旗下的一本以通讯、数码产品为主的大众型导购刊物,面向全国发行。历经七年的发展《移动信息》已经成为相当成熟的媒体,秉持专业精神的《移动信息》追求的是信息的大量化以及编辑的最优选择性,面向的读者群为18岁~28岁的新锐消费群体
果陀剧场改编日本畅销小说《解忧杂货店》为舞台剧,在疫情趋缓之际,以温暖情节让观众重拾好好生活的能量。(果陀剧场提供) 疫情在上半年带给世界无数纷扰,果陀剧场近日推出改编日本畅销小说《解忧杂货店》同名舞台剧,让民众在疫情趋缓之际,从温暖故事得到重新站起来的力量。营运长叶向华表示,几年前与编剧涂谷苹看到小说时就深受感动,因缘际会下果陀也取得日方正式授权,希望让大众一起走进剧场解忧
《21世纪商业评论》21世纪报系出品的高端商业杂志,于2004年9月1日创刊,每月8日出版。 《21世纪商业评论》由21世纪报系出品,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姊妹媒体,隶属于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商业评论》依托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资源优势,聚焦中国新商业族群,汇聚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商业精英,共同营造分享商业智慧和企业方法的话语平台,启发商业创新和变革,推动中国商业精神的成长和成熟
这本书以石破天惊之势,开启了一场全球性的运动。这是L. 罗恩 贺伯特的划时代巨作,书中描述他的发现:潜藏在人类之中,奴役人类的反应式心灵。反应式心灵是恶梦、非理性的恐惧、沮丧及不安的来源
从 2012 年四月一群人有感于台湾生技领域学生对生医产业了解有限,以及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往往充满迷惘与未知,因此创立了 Connectome 此一组织,希望能够透过增进学生以及社会新鲜人对于产业的了解,进而厘清自我充实的方向与发展的利基,使其成为更有能力与方向的生技产业人才,进而使得人才找到挥洒的空间,产业找到有能力的人才,改变产学失衡与缺乏沟通的问题。半年过去,Connectome 已经逐渐摸索出合宜的运作模式,也略有成果,请读者一起来回顾这期间的点点滴滴吧! 目前 Connectome 运作模式如上图所示,经过半年的讨论、试作与改正,目前我们的业务范围主要可区分为每月举办一次的职涯沙龙、不定期出刊的部落格、每日更新的粉丝团,而这样的运作模式除了是目前团队可负荷的工作量,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回响与成果,因此未来也将会持续运作下去,提醒各位读者可以尝试参与我们的职涯沙龙跟产业前辈面对面讨论、定期观看本部落格并发掘问题与讨论、加入粉丝团及时接收各种资讯,也希望大家如果有所收获能够不吝推广我们给更多人知道,让 Connectome 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目前 Connectome 每个月皆会举办一次职涯沙龙,截至目前已举办了四场,累积超过 150 人次的参与,而大多数的参与者皆给予我们相当正面的评价。试想这些人在参与过职涯沙龙后,除了本身获得想要的资讯外,同时也能够将资讯传递给其他没有参与的人,启发更多人去了解特定议题,一连串的传递下,带来的便是对产业议题有所了解的群众, 而这其中必将有人能因此而发现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生医产业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