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
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协调调度,做好服务保障,抢抓一季度有效施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复工开工和建设实施,确保全年建设投资目标如期实现。 通知要求,各地要以国家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省际瓶颈路段、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工程,以及2022年开工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投资拉动效应明显的项目、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等为重点,迅速落实人员返岗、物资保障、材料进场计划,积极推动续建项目复工建设;要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分级分类优化审查审批流程,梳理制约项目开工的关键因素,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调力度,加快推进可行性研究报告、勘察设计文件编制以及各类专题专项评估等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早实现进场施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督促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合规落实建设资金,依据合同及时完成计量支付,并加快推进竣工验收工作,加强验收质量把关,按合同约定及时退还质量保证金,有效减轻企业负担;要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管理,聚焦建设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的项目以及特殊路基、高陡边坡、特大桥梁、隧道等风险较高的路段和工点,指导项目单位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加强施工现场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做好施工安全教育与技术交底,确保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 通知指出,除天气寒冷地区外,全国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续建项目要力争在2月中下旬全面恢复正常施工
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实施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 记者1日了解到,为充分发挥以工代赈中“赈”的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形势下以工代赈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对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日前已正式颁布,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明确以工代赈“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明晰以工代赈政策实施范围、受益对象、建设领域和赈济模式,强调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等政策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以工代赈投资计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具体要求,并新增了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等内容。 以工代赈政策自1984年启动实施以来,国家已累计安排专项资金(含实物折资)1850余亿元,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激发内生动力、改善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2020年9月8日-9月10日,省发改委以工代赈办赵志民一行在我市大宁县、永和县就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等进行调研,我委邢志伟同志、区域科配合调研。 调研组一行对大宁县白村购买式造林工程、山西鸿晋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产业扶贫项目、大宁隆泰花卉双创示范园区、永和县交口乡前龙石腰—长耳庄村乡村道路建设项目、黄河流域永和段生态保护治理等项目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在扶贫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专题汇报。调研组对我市大宁、永和县利用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发展植树造林、果蔬花卉、生态治理等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11月14日,在全省2023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评审结果通报会上,省民宗委通报了2023年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名单,朝天区麻柳乡石板村为全市唯一入围地,将获得资金300万元,专项用于产业建设发展、特色村落保护、人居环境治理等,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乡村全面振兴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样板村。 麻柳石板村民居特色突出、产业支撑有力、传统文化浓厚、民族关系和谐。在省、市民宗部门的大力关心指导下,朝天区成立工作专班,科学编制可研报告,在区环保、住建、以工代赈等部门和乡镇的共同努力下,精心开展项目编制、项目陈述等申报争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