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
表面等离激元是光子与金属表面电子相互耦合产生的集体振荡,可以突破衍射极限将电磁场有效地约束在亚波长尺度,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本报告将首先简要介绍表面等离激元的特性、表面等离激元与激子弱耦合和强耦合的原理,在弱耦合区重点介绍表面等离激元增强荧光、增强拉曼等的研究进展,在强耦合区介绍实现强耦合的几种方案。利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作为激光反馈是实现纳米激光器的有效途径,报告还将介绍表面等离激元纳米激光器(SPASER)的原理、进展和我们的一些研究工作
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一年一度的“科学园游会”,将于10月1日热闹登场。本次活动除了可以参观众所期待的“台湾光子源Open House”之外,另外还有“化学游乐趣”、“行动电影车”、“科市集摆摊”等活动,欢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来参加这场科学嘉年华! 2022年10月1日(六) 一、因应疫情,请全程配戴口罩。 二、本活动不限年龄,国小(含)以下需家长全程陪同,陪同的家长亦需报名
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1855号曹安国际10F 和晟仪器为您提供高低温试验箱的厂家、价格、型号、品牌、报价等参数信息,公司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是您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筹建于1958年10月,1959年8月正式成立,时称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2003年6月经国家批准定为现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以光子科学、核科学技术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为主,同时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2001于华中科技大学获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理和生物物理系进行博士后深造,于2010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担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胰岛素分泌异常机制,发明了一系列的高时空分辨率生物医学成像的可视化手段,在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Methods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2017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8年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等多个奖项
由于太阳能电池能长期在大范围阳光强度和温度下工作,同时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和良好的抗辐射性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领域有空间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灯,太阳能交通,建筑节能等;在工业领域最成熟的应用体现在通讯/通信领域;在家电中的应用(如边远无电地区的应用,便携式家电等)。工作原理: 太阳能电池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
摘 要:本文先在发展水平落后和复合型人才缺乏相关方面,对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简析,然后在智能化、集成化、规模化和个性化相关基础上,详细分析与阐述电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逐渐进步之下,电子信息技术被广泛使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尤其是在农业方面,电气信息技术的使用产生了农业信息技术,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存储以及处理,其能够为农业研究人员和生产者提供技术咨询和自动调控等相关的服务。此外,其还在航空、工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使用
范新会,男,1965年生,陕西周至人,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西安交通大学铸造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金属功能材料和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杨吟野老师“研究生导师信息简表” 招生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1 电子科学 学科方向2 担任贵州省教育厅光电信息分析与处理特色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研究方向包括键合长波长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子晶体面发射激光器、新型单纵模人工微结构激光器、低发散角半导体激光器单管和阵列、低成本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等。 2014年以来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明主持或参与、项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研究起止时间) 1.一种硅化钙制备加热系统的数字开环式温度补偿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220516282.7 ) 2.一种硅化钙制备加热系统的模拟闭环式温度补偿装置 (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1220516320.9 ) 3.一种对称单变换型射频功率放大器 (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220458867.8 )
智能光学感知研究室聚焦人工智能和光学传感两大领域,重点在智能感知、微纳光学、光纤传感和TRIZ创新方法四大方向开展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入我们! 2017年12月19日,研究组举办表面等离激元及二维材料研讨会。 2017年11月30日,研究组组织参加第十九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
澳门快3科研工作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目标,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应用研究,以获取原始性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动力,使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研究平台和重点基地建设日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日益得到重视,科技开发取得了重要突破。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60余项。其中,“40G bit/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TD-SCDMA基站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及产业化”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虎符TePA网络安全国际标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批准为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