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ol
刘博士一直致力于医学影像组学人工智能研究。近年来,聚焦恶性肿瘤量化研究,将医学影像转化为可挖掘数据,创新性地基于影像组学构建个体化预测模型,用于肿瘤精准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以第一或通讯 [含共同] 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包括临床肿瘤学顶级期刊J Clin Oncol、Ann Oncol、Clin Cancer Res和影像学顶级期刊Radiology等
房静远博士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长;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
Lancet oncol:Guadecitabine(SCI-100)的不同剂量和用药时间用于首次治疗的急性髓性白血病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低甲基化药物阿扎胞苷和地西他滨表现出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完整的肿瘤反应少见而且短暂,或许是因为半衰期短以及对此药物骨髓暴露不佳。Guadecitabine(SGI-110)是二代低甲基化药物,半衰期更长,暴露效果佳
受聘为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总干事、 肝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委会主任委员、 肝癌专业委员会门静脉癌栓多学科协作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门静脉癌栓联盟理事长, 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委会常委, 中国图学学会医学图像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军转化医学委员会常委, 中华外科学会肝脏外科学组青年委员, 也是国际肝癌协会(ILCA) 会员, 欧洲肝病协会(EASL) 会员,国际转化医学协会(ISTM) 会员等。 在 J Clin Oncol、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J Hepatol、 Nat Com、 Clin Cancer Res、Cancer Cell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
2018年5月19日下午15:00,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博导周平坤研究员应邀在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楼会议室举办以“非编码RNA对细胞放射损伤反应的调控”为主题的讲座。我院相关学科教师和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周平坤研究员是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华大学环境医学与放射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第1委员会委员、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现场核查司辐射安全与防护专家组成员、中国毒理学会理事长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放射生物学与辐射防护、低剂量辐射效应与辐射致癌危害评价、癌症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