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
陶范为殷墟铜器铸造技术研究中的重要材料,然而学界对于陶范的研究并不足够。除了由于复原过程复杂,仅从各研究书籍中的照片也难以对陶范有全面的理解,学者们不易以各收藏机构已公开的陶范材料进行研究。尤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收藏的陶范是极为珍贵的研究材料,其时代介于中晚商之际,是商代陶范技术革新的中介点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10月12日,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获奖作品揭晓,5部学术专著获奖,6部学术专著获提名奖。本届“胡绳青年学术奖”评奖学科设有文学语言学科、历史学科与哲学学科三大类,获奖作品是:陈才智著《元白诗派研究》、董秀芳著《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赵鹏著《殷墟甲骨文人名与断代的初步研究》、雷闻著《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刘国鹏著《刚恒毅与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据悉,颁奖仪式将于11月举行,获奖成果的推荐专家将在颁奖时予以公布
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大河中,各种文化包括建造技艺,得到了丰富发展,才逐渐孕育出以夯土墙和木结构为主流的土木建造传统,今天我们看到众多的古建筑,都能从文化文字里面找到源流。 夯土历史也是一部文字的历史。站在建筑的角度,未尝不是建筑史
2022年12月31日,工作人员在位于郑州市中牟县的电影小镇里表演打铁花。 元旦假期,河南省推出系列文旅惠民政策,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助力文旅市场复苏。河南各地景区也开展精彩纷呈的游园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游玩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12月25日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旅游关注度指数,并推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关注度排名、世界遗产景区关注度排名、出境旅游目的地关注度排名和2006年度旅游热点趋势。这在中国旅游业历史上尚属首次。 中国社科院首先发布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关注度排名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素有七朝古都之称,是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发现地,《周易》发源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名司丹戊鼎)在这里出土问世,拥有殷墟和中国大运河卫河(永济渠)滑县段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为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安阳文旅业态进一步丰富和繁荣发展,现举办“中华字都”安阳国际文创设计大赛。 大赛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着眼打造中国字都、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依托安阳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活力古都 出影安阳”为主题,立足全国,面向全球,汇聚国内外优秀设计师,以创意设计为城市赋能,充分展现安阳文旅资源优势,擦亮城市文化名片,增强城市创新活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全链条文创产业,提升“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文旅品牌吸引力、影响力
大连旅顺博物馆藏甲骨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日前,旅顺博物馆作为中国联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11家甲骨收藏单位之一,所藏甲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是商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为研究中国早期国家和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甲骨文也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是汉字的源头
安阳凯地电磁技术有限公司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所在地——安阳,历经了60多年的发展,产品已经形成以阀用开关型电磁铁和比例电磁铁为主导的400余个品种,年产500万件的生产能力。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CE产品安全认证。 公司拥有先进的机群化高精度CNC车床、PLC控制塑料封装机、自动绕线机、自动铜焊机以及各种电磁铁特性测试仪器、高压(100Mpa)耐油压试验台、磁芯管脉冲疲劳试验台、三坐标测量仪等制造设备和检测仪器,为产品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
羌方是商代著名的方国之一,与商王朝存在频繁互动关系。殷墟甲骨卜辞中多有关于羌方及其活动的记录,先秦文献中也有有关羌人的记载。 关于羌方的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包括以下几个尚未解决的方面: 羌方的地望,一般认为它是商王朝西边的方国,至于具体活动于何处,一说认为在山西、陕西东部一带,一说认为可能在渭水流域
记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考古队获悉,殷墟大司空东地考古取得重要收获,发掘商代晚期1个无字甲骨坑、多条道路、1座带一条墓道的大墓、3座车马坑等重要遗迹。 新发现的无字甲骨坑出土甲骨165片,这是殷墟在小屯宫殿区之外发现无字甲骨最多的一次。 新发现的甲骨坑是袋状坑,口径1.8米,底径2.4米,深1.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