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馆员
为促进新生尽快融入中心科研生活,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10月15日下午,文献情报中心举办了2021年研究生迎新座谈会,中心在兰的导师和在读研究生参加座谈交流,会议由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新年主持。 座谈会上,2020级硕士研究生逐一汇报了过去一年在雁栖湖校区学习的收获和体会,2021级博士研究生介绍了以往科研经历。研究生代表、2019级硕士研究生王珂向新生分享了自己在中心的学习感悟,鼓励同学们刻苦钻研、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刘丽(1978-)女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信息部研究方向:信息组织与利用、参考咨询与读者教育曾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教材2部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3YBG40) 摘要: 探讨了面向重点学科构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方法和策略包括了解学科用户需求、建设高质量的学科资源、重视学科化服务、开展学科信息素养教育等。 【5】唐野琛邓银花.基于重点学科的东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71-73.
馆员,2007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理专业,理学硕士,现于资源建设部工作。 馆员,2001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日语药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21年5月11日,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助力学院科研工作,药学院邀请吉林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冲娇老师为本院师生讲解PubMed基本检索功能及在科研中的应用。副院长王毅教授主持讲座,本次讲座同步采用了“腾讯会议”直播形式, 我院2019级、2020级研究生和教师通过线上及线下二种方式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刘老师讲解了面临一个新的科研项目,该如何进行文献调研,如何对课题进行拆分细化分析,准确找出关键词,以此为基础构建检索表达式,从而高效地实施检索、分析以及目标文献筛选
2021年3月22日至30日,由甘肃省图书馆和甘肃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举办的“2021年全省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培训班”在兰州举行。甘肃省图书馆副馆长、甘肃省图书馆学会副会长许新龙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省公共和高校系统图书馆的42名馆长和业务骨干参加培训。 许新龙副馆长在培训动员中指出,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是图书馆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将有利于建立、普及图书馆职业理想和服务信念,有利于普及推广图书馆的新标准和规范,有利于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会议现场 8月6日下午,山西省古建筑集团会议室召开了全国首家古建筑工匠学校成立暨首次专家论证会,此次论证会邀请到来自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王金平;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馆员李非;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馆员贺大龙、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张海俊、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郑坚定、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规划教研室主任王晓华等专家出席。山西省大众传媒学院校长侯俊福、山西省古建筑集团董事长王国华、山西省 8月6日下午,山西省古建筑集团会议室召开了全国首家古建筑工匠学校成立暨首次专家论证会,此次论证会邀请到来自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王金平;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馆员李非;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馆员贺大龙、山西医科大学教授张海俊、太原理工大学教授郑坚定、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规划教研室主任王晓华等专家出席。山西省大众传媒学院校长侯俊福、山西省古建筑集团董事长王国华、山西省古建筑集团总工程师孙书鹏、张恩先、宫善义及相关人员参加了论证会
2022年7月19日-21日,第十五届全国数字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数字化及保护研讨会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大会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数字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承办,本次大会得到了上海宽创国际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赞助。本次会议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研讨会以“数字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元宇宙”为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国(境)内外知名学者和行业精英带来多场专题和论坛报告
为深入研讨第三代人工智能和精准医学共同驱动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前沿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于2022年1月3日举办“AI和精准医学共同驱动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学术沙龙。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胜利,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李晓光研究员,领星生物数据科学副总裁王冠先生,翼方健数生物医药解决方案总监盛勤芬女士等相关学者与专家出席了此次沙龙。 沙龙由信息中心于建荣主任主持,李晓光研究员做了题为“数字化主动健康和慢病防控”的报告,信息中心张永娟副研究馆员汇报了“AI和精准医学共同驱动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项目阶段性进展,领星生物王冠副总裁做了“真实世界数据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
舌尖上的老字号|红鹰中华老字号技能比武圆满收官! 为弘扬老字号传统美食文化,彰显工匠精神,不断创新潜力,以“切磋技能,激励人才”为目标,让员工能够强化自身技能水平,同时提升顾客体验。10月15日下午,红鹰中华老字号“大碗小面”技能比武大赛在红旗路188号百鱼宴2楼圆满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评委嘉宾有湖州市商务局商贸流通处处长袁梅;湖州市商务局商贸流通处副处长邱妤怡;湖州市统计调查监测中心主任陈志敏;湖州市文化馆副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郁丹;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非遗专委、湖州市文化馆原非遗主任、副研究馆员刘大海
“师徒传承可以让非遗的‘灵魂’存续于传承人的大脑里,但由于缺少数据资源,使得非遗保存、传承和传播受到很大局限。”围绕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地做好非遗传承,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刘忠斌提交了一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的建议。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和传播,既有利于非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力;不仅关系到民族文化血脉根系,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