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
中国近现代海上绘画在西学东渐的浪潮下,也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绘画风格。一方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吸收外来艺术风貌,在时间与空间中相互交汇,绘画样式出现了与古代截然不同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并逐渐形成影响巨大的“海派”。 作为“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首展,“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的第一期讲座,我们特邀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上海市美协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汤哲明先生,从海上绘画名家名作展开叙述海上艺术的“中国故事”,带大家领略晚清上海的海上绘画众态,到“后吴昌硕时代”,再到1949年以后
2019年11月28日,艺术学院“溪山清远——山水临摹作品展”在学术交流中心开幕。艺术学院院长方强、副院长赵洪生、王琦等领导和专业师生14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是2019级美术学专接本国画班《山水临摹》课程的结课展览,共展出28名学生绘制的40余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经典名作,或雄浑厚重,或清丽峭拔,或苍茫朴拙,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不同审美风格
方骏,1943年生于江苏灌云县,原籍安徽歙县;1965年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1981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历任美术系副主任、主任,现为江苏 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美协理事,艺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江苏省教委、学位委颁发的“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作品在国内外重要画展中多次获奖,被广泛收藏
方骏,1943年生于江苏灌云县,原籍安徽歙县;1965年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1981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历任美术系副主任、主任,现为江苏 省国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美协理事,艺术委员会委员;1996年获江苏省教委、学位委颁发的“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作品在国内外重要画展中多次获奖,被广泛收藏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陕西苗木批发,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
《画水乡的几大要点》前面已经发布两集,对画水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后面还会有更多详细介绍水乡技法的视频。 马上即将完成的百集系列《轻松学画小景画》,介绍了50幅山水画的详细绘画过程,很多参考的是名家作品。也有一些虽然不太知名,但很有特点的画家作品,我们借鉴过来
持续9天的中国文化周活动24日晚在斯里兰卡科伦坡落幕。饺子、元宵、剪纸、茶艺、书法、山水画、古筝、旗袍……每天都有不同的中国元素登场,吸引着当地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4日晚的压轴节目旗袍秀《江南之南》在优美的中国音乐声中上演
大理石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大理石板材的定级、鉴别主要是通过仪器、量具的检测来鉴别的。 大理岩原指产于云南省大理的白色带有黑色花纹的石灰岩,剖面可以形成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古代常选取具有成型的花纹的大理石用来制作画屏或镶嵌画,后来大理石这个名称逐渐发展成称呼一切有各种颜色花纹的,用来做建筑装饰材料的石灰岩。白色大理石一般称为汉白玉,但对翻译西方制作雕像的白色大理石也称为大理石
向中林 1948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曾在军旅从事艺术创作多年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称为中国,将中国的绘画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汉族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