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草
每年的3月底一直到4月上旬,可以在台湾的山区,发现水晶兰的踪迹,最近有蛮多山友,询问JASON要如何找到水晶兰,因此JASON特别撰写此篇文章,顺便也贴上几张水晶兰照片,展示他的美丽样貌。 水晶兰在海拔1500米到3000米高山,都有分布,但是JASON近年来(2015年~2016年)又发现在海拔800米至900米也能够发现水晶兰的生长,水晶兰既不是兰花,也不是菌类,本身没有叶绿素无法行光合作用,主要是靠着菌类的菌丝,分解腐败的植物,才能获得养分,在分类上,水晶兰属于鹿蹄草科,全株湿润呈现半透明状,植株矮小,都生长在森林底层的腐植质,水晶兰有群生特性,一旦发现一株,很有可能在周围或附近,会有更多植株群生在一起,在山林里寻找水晶兰必须眼明心细,否则很难一眼就发现。 水晶兰的迷人之处,在于他的植株矮小却又散发出娇媚姿态,有粉红色,白色,蓝色,或是半透明状,看了令人赏心悦目
江苏水杨酸甲酯与氨水反应生成水杨酰胺,用于解热止痛药乙基水杨胺的生产,水杨酰胺本身也是一种解热镇痛药。江苏水杨酸甲酯经乙酰化可得乙酰水杨酸甲酯(C10H10O4,[580-02-9])。将水杨酸甲酯和乙酐投入反应锅,搅拌下加入硫酸,反应温度不超过60℃,约1h,反应毕,将反应物倒入冰水中析出结晶,过滤、水洗、干燥,即得名乙酰水杨酸甲酯
丽水7月20日电 近日,丽水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队植物组在浙江省丽水市开展植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时,在百山祖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1300多米处的山沟里,意外发现了“幽灵之花”。 现实中被称为“幽灵之花”的神秘者,是植物界假水晶兰这一类的腐生植物。本次调查发现的“幽灵之花”,经调查队员仔细鉴定,确认为鹿蹄草科假水晶兰属的球果假水晶兰,是一种罕见的腐生草本植物
江苏水杨酸甲酯又名江苏冬青油,是鹿蹄草的主要成分,具有消肿、抗炎、镇痛等作用,临床上外用或局部涂擦,常用于缓解扭伤、挫伤、拉伤、劳损等,也是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物。目前水杨酸甲酯大多采用局部给药,如软骨剂、贴剂等,但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刺激性;且水杨酸甲酯易分解成水杨酸,稳定性较差,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水杨酸甲酯会在渗透过程中,由皮肤酶水解为水杨酸,故实验同时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的水杨酸甲酯和水杨酸
鹿蹄草科共有4属已知36种,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国有约32种,4属都有,分布在全国各地,东北和西南种类最多。 鹿蹄草科植物为常绿的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对生或轮生,多数品种叶中含有芳香油;花两性,近辐射对称;花萼5裂,花瓣5;果实为蒴果。 广义的鹿蹄草科可再细分为鹿蹄草亚科及水晶兰亚科,但有些学者支持将水晶兰亚科独立为水晶兰科
江苏水杨酸甲酯又名江苏冬青油,甜桦油,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药草的特殊气味,味甜而辣,分子量152.15,熔点-8.6℃,沸点218 ~224℃(沸腾时部分分解),与水一起煮沸时部分水解游离出水杨酸,使氯化铁呈紫色。露置空气中易变色。为冬青油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