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驾
本书是一部自传体的纪实作品。全书共分六记
本书是一部自传体的纪实作品。全书共分六记,大多数人倾向于是四记,后两记是伪作,真实的面目到底如何,至今未有定论,根据笔者的阅读分析,笔者也持只有四记是沈复本人所为的观点,后两记是伪作。 《浮生六记》是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山门前的这片竹林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栽植
山门前的这片竹林为元代云山禅师所栽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据《怀柔县志》记载:清康熙32年(公元1694年)圣驾红螺寺降香,看到这片翠绿的竹林倍感新奇,即令身边的官员清点竹子的数量为613株,临走前叮嘱寺内的僧人和当地的官员要对竹林善加保护,以便他常来观赏,后来人们就称这片竹林为“御竹林”。在竹林西北角还有一个照原样恢复的“观竹亭”,当年清康熙帝就曾在原亭内设御座赏竹
建立沿革:
清光绪10年1884东振新庄高树乡发生瘟疫流行疾
建立沿革: 清光绪10年(1884)东振新庄(高树乡)发生瘟疫(流行疾病),人畜死伤无数,惊恐之余只能求神佛降恩息灾。乡民虔诚徒步到高雄大冈山超峰寺迎观音佛祖圣驾,神明绕境之后,烟硝四起,瘟疫匿迹,人畜得以存活,乡民感念之余,将佛祖神像继续在民间奉祀,直到民国四十五年(1956)由温慕春老乡长及堂主张添增热心奔走发起建庙,民国六十一年(1972)再兴建山川门楼,民国七十一年(1982)增建两侧副殿供奉达摩祖师、地藏菩萨,始成为今日之堂皇巍峨之规模。 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达摩祖师等
这本书共收清人小品四种:沈复《浮生六记》
这本书共收清人小品四种:沈复《浮生六记》,冒襄《影梅庵忆语》,陈裴之《香畹楼忆语》,蒋坦《秋灯琐忆》。这四种书中涉及的四个女性,都是很有文才的人,而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遭遇,四书作者都以抒情的笔调,表现悼亡的主题。 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