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
昨日看到邻家们都忙着祭拜‘神明’和‘祖先’,才恍然,又是中元节,或俗称的‘鬼月’了。 对许多‘拜神’的信徒或佛教徒而言,这月份是充满禁忌,诸事不宜的一个月。比如,不在这月份办结婚喜事和购买房子
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任何人发心学佛都可以皈依。 如果不经过皈依三宝的仪式,当然也能学佛,但皈依后,在心态、生活、习惯各方面,都有善知识乃至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协助、加持。 皈依三宝之后,可以在家修行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觉得佛法离生活很遥远。其实,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佛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认识,并提供究竟的解决途径
世界佛教总部于2019年1月14日所发的公告(20190101号),对佛教徒们以下提问的原则性质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有人还再来咨询,今就所问,特精简告知。首先大家注意,在很多佛教知识论学上,都提到“胜义”和“世俗”,那是属于一种知识分解类别性的用句,而不是我们列出的“胜义”和“世俗”的概念。现列出的“胜义”、“世俗”是圣与凡、是直接解脱成圣与勤行修持而求解脱的不同性质
不丹确诊病例达到113人,首度下令封锁全国。不丹仍是南亚国家中病例最少的国家⋯⋯ 不丹于本月11日首度下令封锁全国。在此之前,一名国民从外地回国,在隔离结束后,确诊染上新型冠状病毒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觉得佛法离生活很遥远。其实,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佛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认识,并提供究竟的解决途径
1. 针对道安及北朝六家七宗附会道家思想来理解般若哲学的“格义”之法,劳思光(2015 II: 254)评论道因为“受道家形而上学影响,每每从‘本体义’看般若空义;主体性既不显,则何能知‘般若’?”你如何理解劳思光此处的见解? 3. 鸠摩罗什译《中论》等讲述般若空义诸论,中土佛教思想家始明“无我”之义,以及“法身”非“形躯”亦非“灵魂”的见解。劳思光(2015 II: 255)描述说已往之佛教徒将“个别自我”与“真我”相混,换言之,是不能分辨“经验主体”与“最高主体”。你如何理解劳思光此处的见解? 4. 北齐净影慧远在《大乘义章》中将北朝解罗什僧肇般若之学的宗派归纳为四宗,分别为“立性、破性、破相、显实”四宗
药师经是非常经典的咒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咒语,我们修持药师经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好处,不但可以为我们增加福报,还可以让我们获得无量的功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念药师经念多少部好。 人生苦短,诵经的机会不多,有时间就建议多诵经,阿弥陀佛!同时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就可以。多少遍都可以的!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当人们提及“华人佛教”,必然会与中国佛教产生联想,但是这样的联想,却不在马来西亚华人佛教徒中成为必然。这即说明了华人所信仰的佛教,不再只是纯粹的中国汉传佛教,更有了其他色彩的融入。自英国殖民时期,大批中国侨民移居马来亚,将本身的宗教信仰带入新的定居地
★ 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藏传佛教导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深入人心的佛学力作。2016年全新修订,布面精装典藏。 ★ 一位让你彻底解决内在困惑的佛法导师,你可以不认识或者不和他说话,但若没看过他的书那种损失,将是一种无法估计的可惜! ★ 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经典通论! ★ 提升你对生命的信心,印证你的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