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组
本校中四物理组的王镇光(4A)、何子健(4A)、杨家明(4A)及张镇波(4A)同学于4月25日参加城大物理系的“港澳中学生饮管比赛之城市猎人”,在港澳区200多队的高中组队伍中勇夺第11名。是次比赛主题为“城市猎人”,同学需要在90分钟内利用饮管及十字线制作一个发射台,并利用橡皮圈的张力把饮管弹射出去,射程最远者胜之。本校同学透过物理学的抛物线原理设计出45度角的发射台,并利用三条橡皮圈的等效张力来加强发射力,最终以17.82米的射程荣获第11名
11月16日上午,重庆市第五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在我校拉开帷幕,本次竞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我校与重庆教师教育联盟共同承办。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9所高校的108名师范生在我校同场竞技。 此次竞赛设有中学组、小学全科组、学前组三个组别,分为学前、小学全科、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九大学科
1987年9月 至 1993年7月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读书,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在中山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 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任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Regular Associate Member),在该中心的资助下多次到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凝聚态物理组访问从事介观物理研究
智慧报考系统开始公测 由于近日在学习LayUI前端框架,正赶上高考报考,遂开发之 现已收集河北物理组、河北历史组、天津3+3全部组合的2021年录取数据供参考 数据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请以考试院报考书为准,本站仅供参考,如有谬误本站不负 2020年4月4日清明节全国哀悼 全国哀悼时间:2020年4月4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全国默哀时间:2020年4月4日10时起 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附国务院公告全文: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一、 强调实验与理论并重,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及应用技术之科技人才为目标。教导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掌握对问题的理解后,学习自我建立模型,再进一步去拓展基础理论及应用的过程。 二、本系依各组特色规划之课程如下: 1. 应用物理组- 在高度资讯化与大AI时代,利用电脑来处理物理相关问题是非常热门且有潜力的
“两院”的科学研究将创新实践融合攻关机制,支撑、引领并重。从支撑角度出发,组建“校企双首席”联合团队,将供给侧和需求侧紧密协同,变物理组合为化学融合,催生协同新动能。深入型号一线协同攻关,将高校前期的存量积累和研制需求紧密结合,产生“核聚变效应”,解决“卡脖子”问题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A级学科比赛。各项活动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撑。竞赛始于1984年,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是第35届,是各高校三位一体招生承认的五大学科竞赛之一
为了提高物理学科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加强梯级培养,3月15日下午,郑州18中特邀请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运保作讲座,工会主席张恺、教科室副主任张琳琳及物理组全体教师参加。 陈运保,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任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物理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全国物理教学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曾参与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大课题《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学校特聘陈运保为郑州18中物理教研组教学科研指导教师,工会主席张恺为他颁发了聘书
新年伊始,淄博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传来捷报,在徐晓利、卢静、李文慧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我校高54级1班张景齐同学在以“电势差、等势线定性定量描绘装置”荣获一等奖,高54级11班李香逸同学以“基于phyphox软件研究声波干涉的实验教具”获得二等奖,高54级11班周子翔的“热机原理演示器”科学探究纪录片获得二等奖,高56级15班谢云舒同学的“生活中趣味的做功现象”科学探究纪录片获得一等奖。由徐晓利老师和卢静老师带队的科技社团以《实验器材自制·引领物理教学》科技实践活动报告荣获一等奖。 本次青少年科技大赛以“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题,由淄博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淄博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淄博市科技馆承办
台中一中科学实验班物理组的6位高一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于3月17日莅临本系进行学系参访活动,希望透过与大学教授的交流,对未来学涯规划能有更清楚的方向。 杨明峰系主任先简单介绍应用物理系的师资、研究方向,以及系上的研究设备。接着由陈永忠、萧锡炼、林宗欣三位老师分别介绍各自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