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化
中国农业的高成本发展阶段来临 由于农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土地租金水平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中像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使用越来越多,农业正进入高成本发展阶段,农业成本抬升对农业盈利水平的挤压越来越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农产品和食品的营养、安全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中国用不到世界7%的耕地资源,养活了近22%的世界人口,在保证粮食基本自给和口粮安全、满足人民营养和日益多元化的食物需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5月19日讯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林木种苗工作,全面提升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良种化水平,有力保障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用种用苗安全,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的出台,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的决策部署,省林业厅历时2年多的时间,在广泛调研并征求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等各方面的意见后起草的,是省政府首次就林木种苗行业发展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体现了政府对林木种苗工作的高度重视。 《意见》明确了甘肃省林木种苗工作近阶段的发展目标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甘肃省加快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这一主线,着力完成保存保护林木种质资源、林木良种选育推广、林木种子储备管理、种苗生产供应、种苗社会化服务、种苗的质量监管等工作,全面提高林木良种壮苗生产供应能力和林木种苗整体发展水平,保障全省林木种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提高林木良种壮苗生产能力和使用率,科学合理用好林木良种补贴资金,7月19日,黑龙江省林业厅在哈尔滨市召开了2016年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项目审定会,对各单位申报的享受2016年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项目进行了认真审定。 会议认为,召开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审定会,各单位汇报苗圃现状、经营规模、生产能力、良种使用及新技术应用、苗木质量以及2016年生产任务。审定会采取专家现场提问,现场打分,现场宣布结果的形式,充分体现了资金分配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
12月20日上午,“韶山红”茶品牌在韶山市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正式发布。该品牌作为韶山的又一张崭新名片,将实现品牌富农强农目标,丰富旅游产品,为推进韶山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韶山发展茶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前景十分广阔
记者从九江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生产指导站了解到,我市推进茶叶“一绿一红”品牌整合已取得明显成效。将通过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强化品牌宣传维护、建设茶文化传播基地等五个方面继续做大做强我市茶叶品牌。 据了解,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就是按照“强基地、壮龙头、扩规模、拓市场、提效益”要求,推动我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茶叶生产良种化、技术标准化、加工机械化、链条集约化、产业规模化
江西婺源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又添新基地(图) 近日,在江西婺源思口镇的田间,200余名茶农正如火如荼地忙着整地、起垄、扦插,30余亩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全面开始建设。 婺源是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也是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为加快婺源县茶树良种化步伐,2014年,婺源茶业局发挥科技优势,依托项目扶持,以“茶叶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模式,积极探索,在清华镇建立良种茶苗繁育基地,繁育了一批“鄣科1号”、“上梅州”等10来个优良茶树品种,为婺源茶产业茶园规模的扩张提供了基础保障,促进了茶农增收、茶企增效
【省农业农村厅】我省制定的《兰州鲇》 11月17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制定的《兰州鲇》水产行业标准(SC/T 1159-2022)日前被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76号),从2022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项标准是陕西渔业系统制定的首个水产行业标准,填补了黄河濒危土著鱼类种质标准的一项空白。 据了解,兰州鲇是我国黄河中上游水域特有大型经济鱼类,《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已将其列为濒危(EN)等级
记者从九江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生产指导站了解到,我市推进茶叶“一绿一红”品牌整合已取得明显成效。将通过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强化品牌宣传维护、建设茶文化传播基地等五个方面继续做大做强我市茶叶品牌。 据了解,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就是按照“强基地、壮龙头、扩规模、拓市场、提效益”要求,推动我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茶叶生产良种化、技术标准化、加工机械化、链条集约化、产业规模化
山东省政府日前批复通过了《山东省林木种苗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6-2020年)》和《山东省花卉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6-2020年)》。未来5年,山东将投资56亿元推进种苗、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方案规划,到2020年,山东种苗生产规模将稳定在300万亩,种苗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花卉种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年产值达到350亿元,生产花卉60亿盆(株、枝);培育产值超3000万元的龙头企业10家;花卉从业人员达60万人,花农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达到当地人均收入的2倍以上
记者从九江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生产指导站了解到,我市推进茶叶“一绿一红”品牌整合已取得明显成效。将通过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强化品牌宣传维护、建设茶文化传播基地等五个方面继续做大做强我市茶叶品牌。 据了解,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就是按照“强基地、壮龙头、扩规模、拓市场、提效益”要求,推动我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茶叶生产良种化、技术标准化、加工机械化、链条集约化、产业规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