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
夫佛法者,自内容教义观之,固有其根本上不变之价值;然若于研究信解论之,则应有契合时代之方法与权巧,方能古今融会贯通也。 基于此一原因,吾人期盼此愿望之实现,故于民国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年)佛光山开山以来,即未尝一日稍怠,朝此目标迈进。其中《佛光大藏经》之编印付梓,乃在此机缘下诞生于世矣
佛光山汇编出版的《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8月7日由维也纳佛光山住持觉容法师及国际佛光会维也纳协会会长林玉娇,代表佛光山赠予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图书收集与整理部门的主管Dr. Josef Steiner 代表接受。 觉容法师向Dr. Josef Steiner介绍星云大师编纂图典的背景,从大师写的第一本书《无声息的歌唱》配上图片解说法器开始,到编印《佛光教科书》,每页至少配上一张图片,让读者可以对照图片阅读。大师希望透过佛教艺术的光芒,让世人看见佛教文化的内涵,获得佛法的欢喜和利益,而发愿编纂这套《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辞典》
天童禅寺于3月21日至27日,举行了妙法莲花经诵念法会。本寺方丈诚信大和尚慈悲,亲率两序大众念诵,旨在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大乘佛教精要经典之一,采用诗、譬喻、象征等文学手法,赞叹佛陀永恒
国际佛光会洛杉矶协会所属圣博分会秉持佛光人“来时欢迎,去时相送”的精神,3月9日下午假滴水坊为会员欧庆文举办“欢送会”;住持慧东法师、如松法师、协会陈伦杰会长及秘书长吴正球等20余人参与。 侍母至孝的欧庆文居士因居于香港之母亲日渐年迈,身为独子的他将回港照顾,以尽孝道。欧居士好学又发心,护持道场大小活动,精进参与戒会及法会,在欢送会中表示,3 年来在分会及寺院里挖了许多宝,让性格有了巨大的改变及成长,从自私自利变成处处为他人着想,处事面面俱到;分会督导、会长及会员则赞叹欧师兄的发心及细心,活动从未缺席,对每项任务都任劳任怨
是日,佛光普照,瑞气吉祥,加拿大禅武文化中心迎来了尊贵的客人--来自泰国的法师与释行武法师互相交流佛法,互相学习互鉴,礼敬佛法。 两位法师有着相似的出家修行经历,相谈甚欢,两位法师都是同样自6岁出家至今,一直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积极传播佛法的虔诚佛弟子。虽然不同语言,不同国籍,文字不同,但佛法的圆融与佛陀的慈悲让两位法师毫无障碍的互相愉快交流学习
中国文化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月18日,以龙门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为主题的“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式登场。 本次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 展览以“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盛世梵影——隋唐时期”两部分呈现,是一次全面阐释佛教文化东传变革历程、展现佛教艺术发展高峰时期独有魅力的文化盛宴
【转知】淡江大学“2023年淡江大学俄国语文学系线上‘北风的故乡’冬令营” 转知淡江大学学校财团法人淡江大学俄国语文学系拟于112年2月9日(星期四)办理“2023年淡江大学俄国语文学系线上‘北风的故乡’冬令营”,请有兴趣的同学自行查阅,说明如下: 一、为推广高中学生认识俄罗斯人文风情及俄语学习,特办理旨揭活动,该活动全程免费,相关资讯如下: (一)活动时间:是日下午1时至5时40分。 (三)参加对象及名额:全国高中职学生50名。 二、报名后经审核通过者,始保留参加资格,另寄发线上会议注册连结
中国文化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月18日,以龙门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为主题的“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式登场。 本次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 展览以“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盛世梵影——隋唐时期”两部分呈现,是一次全面阐释佛教文化东传变革历程、展现佛教艺术发展高峰时期独有魅力的文化盛宴
中国文化报讯 (驻河南记者张莹莹)为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8月18日,以龙门石窟佛教文化艺术为主题的“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正式登场。 本次展览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主办,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承办,河南省文物局协办。 展览以“胡风汉韵——南北朝时期”“盛世梵影——隋唐时期”两部分呈现,是一次全面阐释佛教文化东传变革历程、展现佛教艺术发展高峰时期独有魅力的文化盛宴
5月14日下午,中演院线党总支所属广州大剧院党支部与广东省博物馆第四党支部进行共建活动。广州大剧院总经理何鹰、党支部书记冯璐带领党员及剧院员工58人,与广东省博物馆纪委书记、副馆长阮华端及第四党支部书记任文岭等共13人,就党建合作、业务拓展等内容进行探讨。随后双方一同参观了广东省博物馆的三大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