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道
位于四万十川河口的高台上,四周绿荫缭绕的度假酒店。 馆内并设的天然温泉,房客可随时使用(也可不住宿,当天来回泡汤)。 从JR土讃线或黑潮铁道的中村站,搭计程车约15分钟
◎自行开车:国道3号→88东西向快速道路→大寮交流道出口下交流道 →(右转)沿高架桥下(188县道)前行 3.5 公里→→大寮区的高72乡道→即可到达本监。 ◎搭高铁:至高铁左营站,转搭高雄捷运红线至美丽岛站转黄线至大寮站(OT1)下车,转搭东南客运橘20B线至高雄男监狱站下车,即可达本监。 ◎搭火车:至高雄车站,转搭高雄捷运红线至美丽岛站转黄线至大寮站(OT1)下车,转搭东南客运橘20B线至高雄男监站下车,即可达本监
图例水电站位于北盘江干流中游河段,是北盘江流域综合规划中的第八个梯级电站。上游距石板寨水电站约23km,下游距已建的光照水电站75km,工程区附近有217省道和230县道(水盘东线公路)跨江通过,对外交通十分便利。工程以发电为主
诗山镇人民政府: 你镇《申请审批南安市诗山镇报恩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20-2030)的请示》(南诗政〔2020〕89号)市领导批示精神(NO:1267)已收悉。经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南安市诗山镇报恩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20-2035)》的设计方案。 (一)规划区位及范围:规划区位于诗山镇区东南部,北至县道330线,南至山一村,东至工业西路、西至红钟路,规划用地面积186.05公顷
2010年3月,更名“凤冈县第二中学”。三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凤冈县第二中学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由原来的2个高中班发展为今天(2012年9月高一新生入学后)的66个教学班、拥有3647名在校学生的大型独立高中。学校现有教职工228人(含2012年8月新进教师22人),专任教师208人;特级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教学能手15人;高级教师49人,一级教师67人,中高级教师比例62.3% (22名新教师未评聘);高级教师比例26.3%;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206人(硕士研究生2人),专科学历2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
神农计划以有机饮食、土地教育、家乡认同三大核心,与苗栗、屏东14所小学共同建立友善栽种的校田,让田园成为教室。迈入第八年,神农计划走入新北市,邀请更多小学,一起玩出不同的教育可能。 石碇位在台北盆地东南山区,过去因煤矿产业蓬勃发展及地处交通枢纽(台北─宜兰陆路主要干道)而形成聚落
河南兆基交通设施有限公司,创建于2014年,是一家从事道路交通标线,交通反光安全设施,高速公路标牌,旅游景区标志牌,景区道路标牌,二级道路路牌,公路标牌,国道标牌,县道标牌,公路指示牌,通信标牌,反光标志牌,指路牌制作,城市指路牌,城市路名牌、城市地名牌、地名路牌、道路施工标志牌、铝标牌、反光标牌、大型停车场设施规划工程,停车场设备智能收费管理系统等相关产品生产研制开发及承包施工、安装为一体的企业。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精湛的施工技术,优良的产品品质,严谨负责的施工管理,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承接了豫、鲁、冀、陕、川、渝地区各类型交通设施工程,获得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信赖,树立了良好的公司形象。 公司经营和生产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产品:交通标志牌、夜光标牌、夜光路牌、街道路名牌、城市标牌、城乡道路牌、铸钢减速带、橡胶减速带、停车位车轮定位器、橡胶反光护墙角、交通爆闪灯、反光凸面镜、反光轮廓标、反光道钉、反光背心、反光三角警示牌、反光雨衣等新产品
新屋乡永安渔港旁沿海游憩区设有自行车绿色走廊,颇负盛名,自新屋乡开始,贯穿大园、观音、芦竹全程共约4公里长。新屋的蔚蓝海岸配合蓝天绿荫,美丽的景观,骑着铁马在桃园县特有的沿海绿色隧道中,共同欣赏沿海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这样的情景适合共同骑着车,一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绿色走廊分为北、中、南区,全程共约4公里长,由绿荫大道及滨海道路所组成,目前设置完成入口停车场、步道系统、木栈平台、眺望休憩凉亭、厕所、景观眺望区、休憩座椅、景观解说设施、自行车专用车道、指示牌及标志等设施
鹿港文武庙位于街尾里青云路,是以文开书院居左、文祠居中、武庙居右,三个体组成,故统称为“文武庙”或俗称“文祠”。文祠原先的主祀为文昌帝君,从祀天聋地哑,配祀魁星帝君和孔子。日据时期大正年重修之后,改主祀为五文昌帝君和孔子画像,而左右又配祀著天聋和地哑
狮头山,位于新竹峨眉与苗栗南庄之界,属于“参山国家风景区”,是著名的寺庙圣地。从日据时代初期,佛教僧侣就利用狮头山现成的天然岩壁洞穴兴建寺庙,最早的狮岩洞(元光寺),建于明治28年(1895年),其后,劝化堂、梵音寺、辅天宫、开善寺陆续兴建,寺庙的建筑风格,既维持中国寺庙的传统,也受当时流行的西洋建筑风潮影响,使得狮头山的寺庙建筑呈现中西合壁的多元面貌。 狮头山的寺庙,遍及前山(狮头)及后山(狮尾),前后山之间有山路相通,全长约5公里,即今日所称的“狮山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