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ological
“全国优博论文”培育对象,2012级博士研究生王超和指导教师吴立广教授合作完成的《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Change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Downscaling from IPCC AR4 Experiments.》,获得2012年日本气象学会JMSJ Award奖,这是首次由日本人以外的第一作者获此荣誉。 该篇论文主要从台风活动的角度评估了各个全球模式对影响台风活动的大尺度环境的模拟能力,并运用动力模式定量的分析各个因子的台风活动变化的贡献,试图理解预测未来台风活动的不确定性。日本气象学会《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编委会通过年度评审,一致认为该论文对台风气候方面的研究具有独到见解
2020年3月23日,我校开展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本次活动依托中国气象网以线上为主,充分运用“互联网+科普”思维。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组织的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2022年8月17日,美国气象学会(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MS)公布了2023年度各项荣誉和奖项名单,杭州全球海洋Argo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流动成员、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OED)高端访问海星学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里京研究员因其“在海洋观测数据和海洋热含量方面的高质量、高影响力研究,及对同行的服务”,获得2023年度Nicholas P. Fofonoff奖,这是中国学者首次获得这一物理海洋领域的重要奖项。 Nicholas P. Fofonoff Award是为纪念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Nicholas P. Fofonoff(1929–2003)而设立,每年授予1位在物理海洋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进行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17年2月20日) 参考文献应符合正确的引用、脚注及外部链接格式。 马来西亚航空684号班机是一架由新加坡樟宜机场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梳邦国际机场的国际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