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
11月26日,记者从全省部分高等院校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会及业务培训会上获悉,我省已有11所高等院校申报了文物,申报数量超过99万件(套),占到全省申报文物总数的一半以上。 11所高校中,四川大学申报数量最大,超过90万件,涉及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籍、动植物标本等多个种类;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申报的文物数量也都在1万件以上;此外,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民航飞行学院新津分院等高校都有文物申报。目前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已上线运行,这些文物的数据录入及文物认定工作正逐步推进
应野平(1910-1990),曾用名应野萍、应野苹、画室名愚楼,浙江宁海人。幼承家学,16岁后专攻山水,初学王石谷、王鉴,后师石涛及元四家,并上溯郭熙、董源、巨然。1949年前为上海专业画家,曾任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全真教是金代以后兴起于中国北方的新兴道教流派,元代以后逐渐壮大,成为中国道教的一支主流,更因金庸小说对其历史的借用而广为华语世界所知。近年随着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不断细化,一批探讨全真教艺术的中文专著涌现于学界,但尚无专题研讨会,本次工作坊聚集了这些著作的大部分青年作者,以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促进对于全真教视觉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议题主要集中在祖师像、绘画和宫观三个方面
吴门为江苏苏州地区的别称。吴门绘画是明代中、后期崛起于苏州地区的区域性地方绘画,由于其作品具有特定的文化内容,也使其成为吴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随着明代中、后期苏州地区商业经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市文化的繁荣,充适的外在社会条件的成熟,终于促使吴门绘画的诞生,苏州地区也成为我国明代最为重要的绘画中心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墨竹是中国文人画的一种标本、尺度、基本功。自文同、苏轼而至元四家,墨竹之风大兴,成为单独的画科,从内蕴上与哲学意理融为一体,而从外形式上与书法表里生发。竹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
梅清(1624-1697年),原名士羲,后改梅清,字渊公,一字远公,号瞿山、敬亭山农,宣城(今属安徽省)人。清初画家、诗人。工诗善画,以画山水、松石、梅花著称,时有“画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画梅花“枝干奇古”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