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大
1981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医疗系。曾在北医大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常州市中医院内镜中心、天津南开医院内镜中心、中山医科大肿瘤医院肿瘤内科研修。 甘肃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抗癌协会胃癌、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身为医界的一分子,如何实践行医初衷?北医大在6 月12 日毕业典礼这天,举办“实践中体会的公益与活出来的医学人文”讲座,邀请热心公益的严长寿董事长及前花莲门诺医院院长、北医大医学系第二届校友黄胜雄,进行深度对谈, 适逢北医第二届医学系及第四届药学系校友毕业50 周年返校,他们也同时参与了这场二位大师人生及工作经验的分享。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严长寿表示,台湾很多医学院医生都走错行, 他们只想证明自己的考试能力,但对于医生工作却缺乏热情。未来,医生的一些工作会被机器人替代,无法被取代的是,人文思考、温暖及关怀
8月8日本校邱文达校长南下至南投县仁爱乡庐山国民小学,实地探访并慰问山地社会医疗服务团员,不仅替本校社会医疗服务队注入一股动力,让学生在回馈社会之余,亦能感受到北医大家长的关切。 邱文达校长表示:昨日与山服40余位同学及原住民学生共渡父亲节,今天(9日)将至云林山区探访绿十字服务队。他们的活动十分精彩,对部落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也许再融入学术,如基因定序、流病、生物指标等,会更有深度,甚至有成为Framingham Study的可能
多元入学“繁星推荐”方式,北医大11个学系共襄盛举! 台北医学大学100学年度起,全校11学系皆参加教育部“繁星推荐”入学管道,支持教育部政策,并实践照顾弱势、缩短城乡差距的理念。医学系更提供14个名额,居全国之冠。 “繁星推荐”是由实行多年的“繁星计划”与“学校推荐”两者结合而成
因应国际潮流与国家生技产业发展重点,北医大及其医疗体系为发展生医创新创业,北医生医加速器整合一校六院的临床资源、专业临床业师等、并与产业界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协助生医新创团队各领域的成长和加速器,透过一对一咨商会议及合作,有效提升新创团队商品化和市场开发的速度。 “成功”不是一人造成的,是一群在各自领域专长且具热情的人一起完成的成果, 我们看重每位业师富有热情的专业领域,我们与专业的临床医师和各领域专家合作, 让每个新创团队能够在创业的旅程上成长的更快且更有影响力, 加速生医产业的创新创业领域发展。 加速器自 2019 年筹办至今,与国内外重要产业界伙伴共同合作办理生医新创团队加速器计划、合作辅导新创团队对接专业临床资源及业师,至今有效辅导多家国内外新创团队,我们持续不断链接国际生医创新生态圈合作伙伴,期待更多协助新创团队进入国际市场
北医大研究发现,大台北地区细悬浮微粒会让大鼠短期记忆力下降。(记者吴亮仪摄) 〔记者吴亮仪/台北报导〕空气污染问题广被讨论,台北医学大学团队研究,实验成年大鼠暴露在大台北地区细悬浮微粒PM1平均浓度16.3微克/立方米,三个月就导致大鼠短期记忆下降、脑部体积增加与脑水肿等现象。 北医大公卫学院副教授庄校奇说,团队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分析大鼠的大脑结构发现,三个月与六个月暴露细悬浮微粒PM1,会导致大鼠脑部体积增加与脑水肿等现象发生,其与脑部氧化压力与发炎反应等有关,可能会增加神经退化疾病等风险
英国全球高等教育调查机构(QS)公布2019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纪录连7年夺冠,美国史丹佛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则与去年一样依序包办2至4名。 台湾大学名列72名,比去年前进4名,也是台湾唯一进入前百大的大学。其他顶大排名清华大学排名161名、交通大学207名、成功大学222名
107学年大学考试入学分发管道今天(8/7)放榜,中兴财金系、中央资工系分别是社会组和自然组最多人报名的校系,中兴财金系共6014人登记,仅录取19人,录取率不到1%,竞争最激烈。 大学考试入学分发委员会今天举行记者会,公布107学年大学考试入学分发招生管道录取结果,今年共63校参与招生,总招生名额4万263个,4万4345人参与登记志愿序,录取4万301人(含外加),4044名考生落榜,分发录取率90.88%,今年缺额人数为364人,是近4年新低。 分发会也整理登记人次前10名的校系,社会组前三名为中兴大学财务金融系、中央大学财务金融系、台北大学企业管理系;自然组前三名为中央大学资讯工程系、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成功大学资讯工程系,登记人次最多的中兴大学财务金融系,共6014人登记,录取19人(含外加),录取率仅约0.3%
台北医学大学于1960年成立,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校六院的规模,同时兼具医疗机构及大专院校的身份,拥有众多神经医学研究人才及研究资源。神经医学近年来均受到各国重视,北医大也将神经医学列为研究发展重点领域,于2018年整合神经损伤及再生研究中心、中风研究中心、大脑与意识研究中心及转译影像研究中心,成立“神经医学研究中心”,以创新的影像暨功能分析平台针对脑创伤、脑血管病变、意识损伤等神经与精神医学重要议题进行研究,并推动跨领域神经医学相关研究,致力于将神经科学之研究发展到医学上的应用,以期能解决人类神经疾病所带来之不便。 整合北医大神经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领域团队,2018年成立神经医学研究中心,发展以神经相关疾病为导向之研究为目标,目前共有11个研究团队:神经影像、大脑与意识、血管性失智、视网膜病变、脑创伤研究、周边神经病变、妇幼神经心智、血小板生医工程疗法、脑睡眠研究、神经复健团队及酸痛团队
作为一所医疗专业的教育机构,北医大拥有六所附属医院:北医附设医院、万芳医院、双和医院、台北癌症中心、台北神经医学中心及新国民医院,一校六院所组成的TMU HEALTH SYSTEM,总床数超过四千床,是为台北都会地区发展最快速的医疗体系。六家附属医院在见、实习训练上,提供学生完整的设备与空间,以**的临床经验与多元的执业机会,使北医大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九成。 北医大一校六院目前拥有四千七百位工作同仁,分别担任教学、行政与医疗工作等,未来随着大北医体系的成长,北医大的人力需求将大幅提升,包括医师、理人员等,在十年内大北医体系将有两千五百四十个人力的职缺,是北医大毕业生就业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