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
台北讯---阳明山国家公园龙凤谷游客服务站自80年启用迄今已逾28载,为提供游客更详实的火山地质相关资讯,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自108年8月26日起进行游客服务站解说展示更新工程,目前已完工,将于109年1月23日重新开放。 为了让游客了解龙凤谷及硫磺谷的地质景观,展现国家公园与大屯火山群的地质关系,并配合地质知识教育推广与优质服务,管理处已将游客服务站塑造为一处通往阳明山地质典藏的窗口,除提供相关地质与旅游资讯外,亦透过互动平台让游客更容易了解火山地质的相关知识与阳明山国家公园的相关讯息。 龙凤谷游客服务站解说展示更新后,将以阳明山国家公园龙凤谷及硫磺谷之气候水文、地质景观、动物生态、植物生态、人文史迹及旅游资源导览等六大展示主题重新呈现,提供游客更优质的解说导览与服务
中华邮政公司订于第四季发行5种新邮票品,名称分别为:国立中兴大学创校百年纪念邮票、体育邮票(108年版)、灯塔邮票(108年版)、新年邮票(108年版)及故宫玉器邮票(108年版)。 国立中兴大学创校百年纪念邮票:纪念邮票,预定108年10月9日发行。为志国立中兴大学创校百年盛事,特以该校代表性建筑为题材,发行邮票1套2枚,邮票面值分别为8元及28元
一、 原住民族委员会为提升对台湾原住民族生态环境、文化、生活及产业等研究,整合原住民族相关研究资源,委托本校图书馆规划设立原图中心,并于95年正式启用。该中心以完整搜集台湾原住民族各类型相关实体资料为要务,将之组织整理、典藏保存并提供阅览使用,截至目前馆藏量共计36724册。 二、 为推广原住民文化及教育,使全国莘莘学子更加了解台湾多元族群内涵,诚挚邀请有关单位前来参观访问
国史馆于1957年在台复馆以来,收藏《国民政府档案》、《蒋中正总统文物》、《蒋经国总统文物》、《陈诚副总统文物》等重要档案,成为我国重要档案典藏机关,海内外运用者众。今年适逢复馆60周年,本馆特定于6月24至25日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本馆档案为基础,邀请知名学者撰文讨论政府机关档案与历史研究相关议题,并将邀请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Szonyi)、广岛大学讲座教授小池圣一进行专题演讲。欢迎各界莅临指导! 活动时间:106年6月24日(六)、25日(日) 报名时间:106年6月5日至15日(6月5日公告报名方式及议程)
圆明园包含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圆明”二字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融会了各式东、西方园林风格,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再现诗画意境,完美呈现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堪称是中国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和顶峰杰作,拥有“东方凡尔赛宫”的美名
2017年8月19日下午三点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画家曹颖的“从前慢”当代中国水墨作品展在位于北京西单的净土艺术空间开幕。参加开幕活动的嘉宾有青海隆务大寺主持、第八世夏日仓仁波切活佛,海外华人美术家协会主席、人民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客座教授,美国著名华人艺术家曹俊先生,水墨空间美术馆馆长、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王孟奇工作室画家刘勇先生,中国国家画院公共美术教育典藏部主任岳增光先生,北京西单商会秘书长于海泉先生,中金投集团、中金投典当行负责人刘强先生、王红女士及来自大使馆、媒体、艺术院校、文化艺术机构的各界人士及画家曹颖老师的好友和学生们。 刘勇先生、曹俊先生、艺术家曹颖、岳增光先生夫妇(从左至右) 在展览的研讨会上,策展人一澄指出:“曹颖作品的动人之处是她画面中的朴素和一派天然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以下简称本馆)自民国75年开馆以来,积极从事搜藏研究工作,迄今搜藏超过一百万件标本。在这个过程中,本馆累积无数野外采集、保存、比对、分析、分类及典藏,乃至于后续将标本转化为科学教育推广素材的宝贵经验。因此,本馆希望能将这样的经验推广到高中学校,借由完整参与自野外实地采集至标本后续处理的方式,让探索自然科学的精神能够普及到更多学校与学生
基隆市信义区图书馆位于素有文教区美名田寮河畔边(信二路224巷8号)总面积约为522.69坪,于93.3.15启用。馆内三楼空间规划田寮河发展展示区、多用途室、儿童图书室;四楼规划为特藏阅览室、及一般阅读区。目前藏书5697册、期刊18种
台湾本土音乐家之影音典藏-李泰祥大师(交响乐篇) “……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无庸置疑,这是非常活泼好听的一首歌,但歌词中“领着你的妹妹”一句,总叫人觉得不合逻辑,为什么娶了姐姐,还要她带着妹妹来呢?想想维吾尔族是信奉回教,这个疑惑就自然不存在了,因为以回教教义来说,阿拉的子民是可以娶三妻四妾的,所以娶姐姐时顺便也娶了妹妹,这也是合宜之事。 《马车夫之恋》又名《大板城的姑娘》是吐鲁番的马车夫在追求姑娘时所唱的歌,轻快的音乐节奏,呈现出维吾尔民歌热情奔放的性格和鲜艳绮丽的色彩,让人不禁对新疆这块“歌舞之乡”发出由衷的赞叹
历史上,玉文化是中华民族大文化圈特有的文化之一,其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是许多其它文化都难以比拟的,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最闪烁和最光辉的一部分。自从玉器的产生到发展,中国人民就一直把它当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这种取之自然,成于想象的一件件作品,使玉器这种本身不为人知的特殊材质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眼下备受追捧的玉石“神作” 青玉雕太阳神摆件,更是让那些对藏品颇有兴趣的朋友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