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医学期刊。被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国知网--CNKI收录,并被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为半月刊,全年24期,逢每月10日和20日出版,大16开本, 国内统一刊号:CN11-4749/R,国际刊号:ISSN1671-4695,国内邮发代号:80-494,国外发行:M1987,定价10元(人民币)/册
“克拉玛依”是维吾尔语“黑油”的意思。克拉玛依市于1958年建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辖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四个行政区,总面积7733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 2015年8月11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校长一行来克拉玛依市考察调研
2015年3月12日,SAF海外学习基金会北京办公室负责人李伟华老师将为全校师生推荐“SAF海外名校交流生项目”和“SAF暑期学术交流项目”,为广大同学提供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普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大学进行一学期、一学年及暑假的交流学习机会,以及赴欧美专业机构进行为期一学期、一暑假的实习机会。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和老师积极参加。 SAF海外学习基金会是2000年成立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非营利教育机构
“科技前沿大师谈”是中国科协与新华网合力打造的一档高端科普栏目,以采访科技前沿领域权威科学家为形式,以科技前沿成果为内容,以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专业的制作为手段,使公众真正了解并理解我国的科技发展,进而参与科技创新。 本期节目中,新华网采访了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杜兵、刘丰等,讲述了实验室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先进成形制造技术,汇聚行业资源,紧跟世界前沿的故事!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以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基础,于2007年筹建,2009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开放运行。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在基础共性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面向行业、国家的先进成形制造与装备技术创新、学术交流、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侨网9月11日电 据《欧洲时报》编译报道,近日,一份名为“德国联邦州国际教育对比示意图”的调查报告介绍了德国各个联邦州国际生源的相关情况。该调查报告由德国各个联邦州统计局共同发布,并对近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2020全球教育展望”进行了补充。 德国《世界报》网站报道称,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统计局9日公布调查结果称,在该州高校的外国学生中,中国学生是最大的群体,在人数上远远超过排在第二位的法国
2020年1月13日上午,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所长、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张友军博士和北京市农科院蔬菜中心主任、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武占会博士应我院经作所和省蔬菜学会邀请来我院经作所进行学术交流。 张友军博士、武占会博士在经作所分别做了关于“如何申请国家基金”与“设施蔬菜无土栽培模式的创新和发展”的报告。张友军所长详细讲解了NSFC、基金申请的注意事项、填写申请、项目评议中的内容以及注意要点,并与年轻的科技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9年3月27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简称总站) 陈善荣带领团队亲赴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简称海洋中心)进行深入调研与学术交流。 海洋中心主任关道明等相关 陪同参观了化学分析、气候变化与碳循环、生物培育和藻毒素实验室、微塑料检测分析等实验室,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与座谈。海洋中心 介绍了该单位的基本概况、2019年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组织与开展的情况,与总站交换了以分管相关监测工作 为总负责、相关业务室为成员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对接工作组”名单,双方就具体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深入的交流
2013年度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会议(WMC’13) 2013年度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会议(WMC’13)将于2013年9月初在青岛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协作 创新 共赢4G新时代”,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与中国移动承办,所有录用的论文将被编入会议论文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并被推荐至CNKI数据库检索,其中优秀论文将推荐至EI或ISTP检索。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线通信技术已向宽带、融合、泛在的方向加速演进,逐步催生新的增长点,并且不断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为了进一步促进无线及移动通信领域新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我国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本次学术会议将邀请知名院士、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厂商代表出席并作特邀报告,还将举办专题报告与研讨、学术交流与分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温馨提示:凡申请入会者,请使用电脑(PC端)登录会员服务管理系统,按要求办理入会事宜。 ■ 从事民族建筑管理、保护、修缮和研究的单位及从业人员: ■ 从事历史文化名城、古村镇管理保护的单位及工作人员; ■ 从事考古研究、博物馆管理的单位及专业人士; ■ 建筑规划设计院(所、公司)、古建园林施工、古建材料生产等企业及专业技术人员; ■ 各大专院校、建筑类高校相关单位或相关专业的教师及学生; ■ 从事文化旅游投资、旅游园区管理的机构或个人; ■ 其他关注和热爱民族建筑、传统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事业单位; 个人成为会员可获得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资格证书(电子版)。个人会员如有高级以上职称,在专业领域有突出业绩,可取得专家资格获得专家聘书,并授权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员身份(或专家身份)对外进行学术交流,可优先获得(申报)研究会提供或承担的科研课题或科研赞助
《新能源进展》(双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新能源进展》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双月刊),2013年8月出版。《新能源进展》主要刊登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等领域科学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集成互补和相关配套技术(如储能、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方面原创性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的综述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