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r
本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快速增长,市场规模维持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之后维持世界第一,超过6.6万台。 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获得了相当大的变革,但同发达国家比起差距较小,仍正处于产业形成期,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劲、产品以中低端居多、企业规模稍 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对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展开辨别,并对我国机器人产业面对的形势展开分析,对整个产业的身体健康发展具备最重要意义
本文摘要:世界机器人大会11月23日开会。据理解,与机器人涉及的新兴产业还包括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我国的机器人研发与发达国家比起还有一定差距,发展空间较小。多个权威机构预测,到十三五末,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年产值预计将突破1000亿元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指出,中国正积极进行工厂自动化,目标在2020年将成为全球前十大工业自动化国家。 路透(Reuters)报导,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其机器人渗透率仍远低于其他工业化国家;根据2015年数据,在中国每1万制造劳工仅有36台机器人,在全球排名第28。 IFR引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China Machinery Industry Federation)的说法指出,中国预计在2020年达到每1万劳工拥有150台机器人
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在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其中,核心零部件近几年的技术突破起到了推动作用。 据CRIA(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与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最新发布数据,2018年,自主品牌达到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市场的27.88%,比2017年提高4.3个百分点
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新材料等9个领域。研究布局全自主编程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抢占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一、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2.0”(电气化)的后期阶段“工业3.0”(信息化)还待普及,“工业4.0”正在尝试尽可能做一些示范,制造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正在逐步布局
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亚洲市场依然最具潜力组图《新闻》 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稳定。技术创新围绕仿生结构、人工智能和人机协作不断深入,产品在教育陪护、医疗康复、危险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企业前瞻布局和投资并购异常活跃,全球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其中工业机器人行业销量稳步增长根据ifr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主要国家销售额总计约占全球销量的3/4,这些国家对工业自动化改造的需求激活了工业机器人市场,也使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大幅提升,目前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经达到78台/万人
本文摘要:6月29日消息小米将于今日确认IPO发行价,7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据IFR报导,小米IPO定价17港元,坐落于17至22港元认购区间低端。在今天早上,香港经济日报报导小米于是以考虑到稍上限定价,小米此前发布的发行价区间为17-22港元
本文摘要: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2005至2015年之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9%,而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年均销售增长率超过25%。 到2015年底中国沦为全球第二大机器人市场。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工业自动化发展很快,2012年,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已近千亿,但我国依然是工业自动化领先的国家
本文摘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生产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创意融合步伐的大大减缓,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于是以呈现新的态势。 据国际机器人协会(IFR)统计资料,2002~2013年,全球新装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长速度约9%。 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约16.8万台
7月13日,比亚迪股份(01211.HK)、比亚迪一路飘红,其中H股盘中一度涨近16%,创下89.50港元的历史新高,最终收涨16.17%,报89.80港元;A股盘中收获多个涨停板,最终收报97.90元(人民币,下同),创下历史新高。 比亚迪此番股价大涨,与其新车上市所带来的利好不无关系。7月12日,比亚迪旗舰轿车汉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