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不竭
9月22-23日,在2017第二届中国•德令哈光热大会将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举办之际,记者围绕“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前景、发展瓶颈与解决办法”“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等问题,采访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孙锐。以下为具体采访内容: 记者:目前,我国光热的发展现状如何?市场空间如何? 孙锐:我国的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光热发电技术从理论到实验经过了近10多年的研究,掌握了它的技术特性,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已有多个光热发电专有技术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产品,已建成多个光热发电试验装置和试验工程。其中,浙江中控青海德令哈10MW塔式光热电厂已于2013年6月投运至今,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
沈阳采光板厂家生产的哈尔滨采光板质量好、价格低,性价比很高,在市场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近年来,建筑行业对建材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环保节能的号召愈来愈热烈,很多厂家都开始在发展中寻求突破,把自家的产品做得更好。产品该怎么越做越好呢? 可以增加产品的功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结构的转化,设计实践内容不断更新,并不断提出新的理论。近年来,设计理论对于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对于具体为人服务的方式方法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拓展。北京工业设计认为人离不开自然,设计也离不开自然,设计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环境,尽量避免人类造物活动对大自然的伤害
中国建筑屋顶千变万化,瑰丽多姿。它不仅为中国古建筑在美观上增加了不少神韵,而且对建筑物的风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造型上,屋顶都是建筑永恒的话题
可再生能源(英语:Renewable Energy)为来自大自然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力、潮汐能、地热能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是相对于会穷尽的不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能源。 单单是太阳光就可以满足全世界2850倍的能源需求。风能可满足全世界200倍的能源需求,水力可以满足全世界3倍的能源,生物质能可以满足全世界20倍的能源,地热能可满足全世界5倍的能源需求
本文摘要:听绘本请点击下方音频地球上的一切,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无穷无尽,只管,我们希望水、森林和空气都能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这仅仅只是我们的希望而已。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没有了水、空气、树木、植物和动物,我们手中只剩下钱和金子,可是,钱和金子又不能换来可以吃的食物和空气,那会怎么样呢?除非这一天,另有一个小孩,口袋里装满了生命的种子……这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小孩,这是一个让地球充满生机的小孩,这是一个让许多小孩喜欢和愿意去做的小孩。 听绘本请点击下方音频地球上的一切,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无穷无尽,只管,我们希望水、森林和空气都能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这仅仅只是我们的希望而已
光伏发电的过程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也不消耗燃料,并且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具有无噪声、无污染的特点;太阳能资源没有地域限制,分布广泛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与其它新型发电技术(风力发电与生物质能发电等)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丰富的资源和洁净的发电过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其主要优点有以下几点。 1、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要比人类目前消耗的能量大6000倍
本书对中国崛起深入研究,通俗易懂,不局限于学术性讨论,以对话性的文体在平等的视野下审视中西文明,通过讲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快速发展来阐述了我们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是如何崛起的。 在引言里,作者便十分针对性的指出西方国家对中国模式的不看好,并且予以回击,指出中国发展和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这并不是空口说大话,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其大国的韬略和智慧以及超大型的体量和超丰富的传统,决定着他必定会走出自己的特色,这不仅是对中国来说,对于世界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 中国的发展多少年来一直秉持着实事求是,自力更生的原则,作者认为“中国模式”不是转型而是创新,要适当借鉴汲取别人之长,但不放弃自己的优势
核心提示:地源热泵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高效、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岩土体、地表水、地下水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热源,冬天它从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向土壤、地下水或地 地源热泵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高效、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9月22-23日,在2017第二届中国•德令哈光热大会将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举办之际,记者围绕“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前景、发展瓶颈与解决办法”“首批20个光热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等问题,采访了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孙锐。以下为具体采访内容: 记者:目前,我国光热的发展现状如何?市场空间如何? 孙锐:我国的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光热发电技术从理论到实验经过了近10多年的研究,掌握了它的技术特性,为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已有多个光热发电专有技术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产品,已建成多个光热发电试验装置和试验工程。其中,浙江中控青海德令哈10MW塔式光热电厂已于2013年6月投运至今,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