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穿孔
电穿孔法是将核酸、蛋白及其它分子导入多种细胞的高效技术。通过高强度的电场作用,瞬时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吸收周围介质中的外源分子。也叫电转染
Setsuro Tech开发了一种用于哺乳动物胚胎的高通量基因组编辑方法,称为Cas9蛋白电穿孔基因组编辑(GEEP)。 通过这种方法,该公司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成基因工程小鼠。 Setsuro Tech正在应用CRISPR/Cas9技术,根据终端用户的要求,创建基因组编辑的细胞和动物模型
基因导入仪是一体化,采用人机对话界面,操作简单、直观、细化了电容、电阻的设定范围,广泛应用于各种动物、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的电穿孔,也可作细胞杂交、融合、基因导入的研究。 基因导入仪在使用的时候注意哪些事项呢?分析如下: 1、基因导入仪整机的输出连接线、接地座等处在放电时有高电压、大电流存在。故使用时,应避免与人体、导体或易受热干扰的电源等接触、靠近
文卫锋,男,主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肿瘤门诊主任。曾分别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暨南大学华侨医院任职重症医学科进修医师,熟练掌握常见肿瘤的各种治疗方法和技能,尤其对肿瘤的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精通各种肿瘤的微创治疗,如氩氦冷冻消融术、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术、碘粒子植入术、无水乙醇注射术等
1963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在日本、美国研修肝脏病学。现任暨南大学附属复大肿瘤医院荣誉总院长和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主编《消化病现代改善》、《临床胰腺病学》、《肿瘤冷冻改善学》、Modern Cryosurgery for Cancer,《肿瘤消融新技术:不可逆性电穿孔》;发表论文500余篇
在肿瘤治疗中如果能早期确诊并进行手术治疗,往往说明患者有很好的治愈机会。在实际治疗时会面对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患者被确诊为I期或II期,这两种情况下往往属于早期,但是却因为考虑到手术安全性等因素,患者和家属拒绝手术治疗。既要挽救患者生命,还要尊重患者的意愿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疾病,通常通过肺静脉隔离 (PVI) 进行治疗。 在 COMSOL 主题日:生物医疗设备的主题演讲中,Andres Belalcazar 讨论了如何使用多物理场仿真分析一种被称为电穿孔的 PVI 新技术。 在演讲中,Belalcazar 分享了他模拟的简单几何模型和复杂解剖模型的图像和动画
简要描述:活体基因导入仪是高压脉冲电穿孔仪是功能强大的将核酸、蛋白质以及其它分子导 入多种细胞的高效技术。通过高强度的电场作用,瞬时提高细胞膜的 通透性,从而吸收周围介质中的外源分子。这种技术可以将核苷酸、 DNA 与 RNA、蛋白、糖类、染料以及病毒颗粒等导入原核和真核细胞内
细胞转染实验方法有哪些? 1. 脂质体法。中性脂质体是利用脂质膜包裹DNA,借助脂质膜将DNA导入细胞膜内。带正电的阳离子脂质体则不同,DNA并没有预先包埋在脂质体中,而是带负电的DNA自动结合到带正电的脂质体上,形成DNA-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从而吸附到带负电的细胞膜表面,经过内吞被导入细胞
大公网7月2日讯(记者 敖敏辉)7月2日,2016第五届国际(广州)癌症治疗论坛在广州举行,20多位中外肿瘤治疗领域的专家就肿瘤治疗的新思路、冷冻治疗、不可逆性电穿孔(纳米刀)治疗肿瘤、干细胞在肿瘤领域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大.. 2016年7月2日,2016第五届国际(广州)癌症治疗论坛在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隆重召开。200多位中外肿瘤治疗领域的专家与会,就肿瘤的治疗的新思路、冷冻治疗、不可逆性电穿孔(纳米刀)治疗肿瘤、干细胞在肿瘤领域中的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