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130
6月22日,图书馆全体人员在博学馆110室开展“学党史,感党恩,明职责,开新局”活动。刘德武馆长以三次“伟大飞跃”为主线,系统讲述了中国***100年的奋斗历程以及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全体馆员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应怀感恩党之心,做党的拥护者,明确自己的职责,为党的事业发展奉献力量
9月8日,在专业负责人樊高琼教授带领下,农学2019级学生开展“守粮护粮,厉行节约”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走进我国唯一专门从事粮食储藏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中央级科研机构—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零距离接触这守护大国粮仓的科研重地。 在实践单位负责人及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依次参观了中储粮粮食储藏陈列室、样品分检中心、品质检测中心、仓储害虫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仪器设备产品展台,观摩了粮食分拣、取样、加工、品质测定指标及流程,仓储害虫种类及危害,以及气调技术、低温冷藏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粮仓中的应用,了解到了有关粮食储藏工艺、粮食保鲜、仓储害虫防治技术、粮食微生物与真菌毒素分析、粮油质量标准及检测、谷物化学与生物技术、粮油检化验仪器、仓储设备与器材、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储粮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理解了脂肪酸等品质指标的动态监测对于掌控仓储粮食质量的重要性以及中储粮人为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并亲自体验了从稻谷加工成精米再到米饭的食味品质品鉴,从小麦籽粒磨粉到面粉理化性质测定、再到选择适宜面粉制作馒头并进行评分的系列神奇过程,明白了我们每天餐桌上消费的粮食,其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之多,着实来之不易;而要为市场持续稳定供应保质保量、价格平稳的粮食,除了生产环节,也离不开仓储环节科学技术的保驾护航,离不开中储粮宏观上的“购、存、调、销”。 参观后同学纷纷表示很受教育
视觉传达设计专家叶佑天教授做客“设计大讲堂” 12月13日下午,由艺术与传媒学院主办的“设计大讲堂”系列讲座顺利举行。本次邀请到湖北美术学院叶佑天教授为全院师生带来主题为“视觉新时代:设计为人民、锻铸新意境”的精彩讲座,讲座采取嘉宾线上讲授,师生线下聆听相结合的方式。 叶佑天教授谈到,新时代要赓续发展视觉文化,必须以适应民众的新视觉方式赋予传统以崭新的意境,用视觉艺术为人民抒怀
发布日期:2020年04月30日 点击数: 1月3日上午,应澳门彩网官方网址动科系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阎萍研究员在成都校区6教408作了题为“牦牛繁育研究现状与前景”的学术报告,40余名动物科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参与。 阎萍从牦牛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出发,介绍了牦牛在肉、奶、毛生产上的应用。进而引出培育牦牛新品种这一中心议题
为加强同学们对肺结核疾病的认识,了解关于肺结核疾病的防范及治疗知识,2022年3月20日,由亚搏手机足球(股份)有限公司青工部承办的线上打卡答题活动正式举行,并于3月25日圆满结束。 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严峻,此次活动形式定为线上打卡及答题。虽是线上形式,但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不输线下
近日,中国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黄向阳一行来校交流,学校原副校长朱庆教授、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朱砺教授、动物医学院院长程安春教授、动物营养研究所张克英教授及相关老师参与此次交流座谈会。会议由动物医学院副院长贾仁勇教授主持。 会议汇报了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China Animal Health&Food Safety Alliance)至今的工作成果以及今年的工作规划
该论文以林学院青年教师惠文凯为第一作者,2022届硕士研究生范江涛为并列第一作者,王景燕副教授和龚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2022届硕士刘先知和赵飞燕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孤雌生殖为主的青花椒陆续发现雌花向雄性转变现象,严重影响青花椒的产业化发展。该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与细胞分裂素协同作用诱导了雄花的分化,而雌花分化与水杨酸、赤霉素和脱落酸的生物合成与信号转导通路显著相关
3月15日上午,应学院和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秦伟博士作客林听新声大讲堂,在成都校区7-911会议室为100余名学院师生做了题为“水土保持率研究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徐振锋主持。 秦伟博士以自身多年的行业实践和科研经历为脉络,从怎么看、怎么改、怎么用水土保持率,以及水土保持率目标分解,阈值确定和管理应用等内容展开,系统梳理了水土保持率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以及对未来此领域的展望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学院注重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累计已有11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其中国家发明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上百项,年均发表论文100多篇。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bet9西南财经大学校徽设计方案自2001年10月18日开始征集,于2002年4月25日确定。 二、设计理念: bet9西南财经大学校徽由核心图案、背景图样“S”及其中英文校名中西合璧而成。 背景图样“S”是西南财经大学英文校名的首字母,其图案也是前身院校之一的上海光华大学校名由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视觉化表述,变体“S”寓意日月交替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