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测
3月3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举办浦口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专题培训会,浦口区教育局相关领导、中小学分管心育工作的校长、中小学心育负责人等7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在敏达学术报告厅举行 浦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史莉玲对教学部的培训给予了高度认可,她指出,此次培训让大家的工作更有力度、有力量,接下来会继续做有精度的数据分析、给有温度的心灵慰藉。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刘学东老师以《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为何、何谓与何为》为题,介绍了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项目的实施背景、内涵寓意与建设路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部赵玉晶老师从中小学生心理普查的特点、结果与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浦口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关怀要由点及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五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作为一所非常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学校,我校多年来都很重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设专门的功能场室——“知心姐姐聊天屋”和心理团体活动室,招聘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组成了一个专业、青春、热情和积极的心理科组。 目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人,其中一级教师1名,硕士1人,学士1人,二级心理咨询师1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以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课、心理普测、社团、健康周、微信平台、心理网站、心理广播、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和其他心理互助活动为主
9月30日上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活动中心114室组织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布置会,中心教师与各二级学院辅导站站长参加。 会上,心理中心梳理了近期各项心理工作,并就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说明;协调了心理健康课程任课教师和心理辅导站力量,共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体系,确保各方联动共同促进学院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工作的开展;针对今年普测要求与学生课程安排,就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测工作进行了集中研讨。另外,会议还邀请了经验丰富的原辅导站站长进行了经验分享
中新网客户端8月27日电(郎朗)27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对9个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做了调研,调研结果很不乐观。9省份调研了14532人,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通过对比2019年年底的普测和今年6月份的调研结果发现,这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个百分点,而高中学生增加了3.8个百分点,也就是小学近视率增加最快,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近视和上网课时间、平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户外体育锻炼和照明环境、书桌高度等因素有关。(郎朗)
为促使我校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做好我校高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准确把握2018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从9月20日起,在政教处的认真部署安排下,在信息中心和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的全力配合协同下,开始对我校一千多名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工作。 本次心理健康普测采用了我校上半年引进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测试发布时间为9月到11月,测试发布的量表主要有必测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主要测量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整个测评过程由我校青少年成长指导中心心理老师具体负责组织,利用各班的心理课时间,采用逐班整群施测方式进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今年起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公共基础课普遍测试工作,开展公共基础课普测是加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德技双馨的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我校按照衡阳市教育局考试组考方案于6月26日开考。 根据我校普测工作方案,以校教务科牵头,校办公室配合,积极组织考前复习工作,组织5位任课老师针对考试模拟试题库为期10天的强化辅导,反复测试及讲解试题知识点,务必让参考学生理解及掌握考试大纲内容,并积极与兄弟普测学校交流学习心得,精心制定考试组考方案,并于6月25日组织所有监考及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考前集中培训
为了倒逼中职学校狠抓学风教风,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湖南省从2019年开始,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公共基础课普遍测试工作,普测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普测采用网络随机抽题考试方式,考生答题、答卷提交以及试卷评阅均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合格率分别以市州、学校为单位计算,将作为省教育厅评价市州和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并作为遴选推荐有关省级重点项目的重要依据。 衡阳市铁路运输职业学校始终秉承“立足铁运,面向社会,特色办学,质量升校”的办学宗旨,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的铁路人才
为更好发挥计量比对在保障量值准确一致、支撑计量事中事后监管和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经过组织征集、形式审查、研究评议,确定了28项国家计量比对项目并公布实施。 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共征集到项目申请66项,比2020年增加12项。近年来,国家比对项目不断扩大申报范围,申报主体从原来单一的全国专业技术委员会,扩大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以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各全国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大区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国家专业计量站等符合要求的机构,征集到的国家计量比对项目不断增长
北京市、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为加强国家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范总局科技创新基地发展,依据《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统称《管理办法》)有关要求,总局对原质检总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优化调整工作。通过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和现场核查等程序,经研究共形成了10个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4个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名单见附件)。 请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的主管单位和依托单位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未来五年建设发展规划,并认真做好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2021年第5号公告,批准我国基于量子化效应建立的电学计量基准——直流电压基准装置、直流电压副基准装置、直流电压作证基准装置、直流电阻(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装置复现单位量值采纳国际单位制(SI)新定义值。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表决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千克、安培、开尔文、摩尔等4个基本单位的定义与内涵发生重大变化。这是国际单位制自1960年正式公布以来最为重大的变革,至此全部SI基本单位均由描述客观世界永恒不变的物理常数定义,国际单位制全面进入“量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