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
汤亚南,女,1964年8月1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编辑、外事主管、副主任、主任
经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2018年度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获奖名单出炉,建筑工程学院15土木工程2班李小芳同学名列其中,这是我院学子第二次获此殊荣。 “全国徐芝纶优秀学生奖”由徐芝纶基金会出资,中国力学学会设立,并由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主要用于奖励高校理工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中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基本理论扎实,学习成绩优异,在校级基础力学课程考试中成绩优异、在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本次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共91名学生榜上有名
王本龙,1977年5月出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主要针对海岸带水波动力学以及高速水动力学领域的带空化流动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建立了波浪在柱群间传播的波能耗散理论和泰勒扩散系数的理论计算模型;提出了海水波动诱导磁场异常变化的理论模型;建立了梢涡空化噪声涡唱频率和稳定性的分析模型。曾获得2015年中航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2)、2014年周培源水动力学三等奖(个人奖)
赵朝前,男,1966年8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土木工程系专任教师,教龄28年。 赵朝前同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切实维护党的良好作风
力学教学部主要承担的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力学》《建筑力学》《结构动力学》等,并负责上述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授课计划的编写。面向专业有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及学校其他专业。 承担的《结构力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课,《材料力学》和《建筑力学》课程为省级优秀课,《理论力学》为校级优秀课
按照《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推荐“2022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人选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经过民主推荐,认真评选,拟推荐王卓凡为“2022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人选。 王卓凡、男、2019级工程力学专业;截止目前,该生各门力学课程成绩均在90分以上,平均绩点(GPA)为3.7556专业排名第1名;该生先后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奖学金、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国家三等奖、第十三届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河南赛区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郑州大学2019-2020学年三好学生、郑州大学2020-2021学年三好学生、郑州大学2019-2020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2020-2021学年郑州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和称号。 公示期为2022年9月28日至9月30日
11月24日,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2022年度立项项目,我院青年教师周培源申报的课题《基于语料库的天津城市形象实证分析及其国际传播策略研究》获批立项青年项目。 《基于语料库的天津城市形象实证分析及其国际传播策略研究》以城市为媒介,综合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语料库话语分析等方法,探索依托城市形象建构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新路径。课题建设了涵盖15个国家30个主流媒体的中外报道语料库,共有超过10万条报道数据文本
中国力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是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的成员组织,是在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著名力学家的共同倡导和组织下于1957年2月成立的,在推动力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在促进学科繁荣,普及力学知识,开展力学教育,发现优秀力学人才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力学学会是中国力学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团结全国力学工作者,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出版各种力学书刊,进行力学科学普及和教育工作
昨天,编者获悉,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展览—“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12月15日上午在国家博物馆揭幕。 一名观众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 主题展位于国家博物馆南一展厅。作为2013年中国科协会员日献给全国科技工作者的一份“精美礼物”,展览内容涵盖中国现当代科学家近700位,运用了近千幅历史图片,百余件重要实物,其中近半数来自“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成果,凝聚了众多老科学家几十年的心血
为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营造良好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学校积极支持各学院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学科竞赛一般分为校赛、省区赛和全国赛学生可根据自已的兴趣特长报名参加。 近三年来,我校学生获得的学科竞赛奖项主要有: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总成绩第一名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特等奖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网络赛全国特等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世界机器人大赛机器人格斗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湖南省工程模型设计制作大赛特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