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优化
本研发中心与德国知名大学的电力系统与电力经济研究所和能源高效利用研究所,以及国内著名电力科研院所,结合国内电力行业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开展深度技术研发合作。 主要研发领域包括: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与配电技术,复杂电力网的分析理论与控制方法,大电网广域测量、监控与保护技术,高压直流输电和柔**流输电新技术,分布式储能与控制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代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及其评估技术等。 国家最新发布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中指出,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
侯建朝,管理学博士,上海电力大学经济管与管理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技术学院电力技术经济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理事。长期从事能源经济与管理、碳排放、电力系统优化调度、能源转型等方面的研究
1、负责分布式能源接入系统方案设计及实施; 2、负责微网系统与电网的接入系统方面工作的工作经验,编写或配合电力设计院完成接入系统方案、绘制电气图纸等工作,并参与系统调试和分析; 3、负责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微网系统可靠性分析、微网系统优化与经济运行、微网系统规划与设计,熟悉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优化计算、安全稳定分析; 4、负责微网项目可研、立项、工艺技术、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分标方案、技术招标条件、设备招标条件、工程招标条件、施工组织设计审查等工作。 1、本科及以上学历,电力系统、电气、电力电子等专业; 2、熟悉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相关技术,包括配网、储能等各种分布式能源的并网、逆变等技术研究,微电网并网及孤岛运作、控制等技术,了解微电网能量调度策略,负载预测技术; 3、5年以上微电网项目经验,有工业园区微电网、光伏、储能、冷热电三联供等项目系统设计经验者优先考虑。
本专业由江苏大学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规范、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先进制造业企业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构建、集成、系统优化,制造业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护及管理,能够利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本科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引导学生完成学业
围绕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混合动力车辆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问题,针对混合动力车辆对于性能匹配和电控技术的迫切需求,建设混合动力车辆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系统机电耦合控制、传动控制、车辆底盘系统动力学性能匹配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深度混合动力系统智能控制、电气化底盘集成、能量回收与管理等关键技术,满足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需求。 主要任务: 充分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台和人才资源,开展混合动力车辆工程化发展战略研究与相关技术预研究,为国家制定混合动力车辆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发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体作用,为行业和企业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成果
11月13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铁路集团联合印发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勾勒出“三步走”的蓝图,提出六个方面的19项重点任务,目标是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形成若干个世界级港口群,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明确加强政策支持。加快研究建立港口发展长效资金保障机制
2017年,风力发电的装机重载连接器继续扩大,特别是在美国,土耳其,法国,英国和印度,这些***的新装机容量迅速增加。中国的风电增长也很强劲。例如,阳江,江门,广东等地都开设了新的风电场
2018年7月23日,国家“十三五”首批重点研发计划“传统酿造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项目中期推进会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召开。 2017年9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传统酿造食品风味与品质调控及新型酿造技术创制”课题开年度总结会在湖北工业大学召开。 2017年6月30日,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固体发酵工艺系统优化”主题项目在北京参加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答辩
概要:面向工矿企业提供包括流体输送、工艺智能控制、绿色照明、余热余压利用、工业窑炉优化燃烧、电能质量监测与节能等一系列综合节能服务。流体输送通过多年的流体输送系统节能改造工程实践,借鉴国际先进节能技术,充分整合现代流体输送领域先进技术与产品,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4A”流体输送系统高效节能技术,为电力、冶金、石化、建筑、矿山、市政和制药等行业高能耗水泵、风机、压缩机等流体输送系统进行节能升级改造。该解决方 面向工矿企业提供包括流体输送、工艺智能控制、绿色照明、余热余压利用、工业窑炉优化燃烧、电能质量监测与节能等一系列综合节能服务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一般的色谱法相比有哪些优势?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广泛,其借助于HPLC(高效液相色谱)的理论及原理,涵盖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技术,增加了分析的通量、灵敏度及色谱峰容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与一般的色谱法相比的优势: (1)小颗粒、高性能微粒固定相的出现。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例如常见的十八烷基硅胶键合柱,它的粒径是5um,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会达到3.5um,甚至1.7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