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预报
中新网北京8月2日电 经历了罕见的7月“空台”之后,刚进入8月,就有两个台风接连生成。连日来,东南沿海一些省份调高应急响应级别,部署防风防汛。气象专家预计,虽然今年8月生成的台风较常年偏少,但登陆中国的台风偏多,要引起重视
采用真实的海水质量守恒取代全球海洋环流模型中常用体积守恒假定; 海洋温盐动力调整符合物理实际,调整速度更快(小于1天),满足中短期海洋预报需求; 海表面温度、海表面动力高度等核心预报量精度显著提升。 模式运行效率是考察海洋业务化预报模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目前主流全球海洋环流模式均采用MPI并行计算技术提高运行效率
由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承担的2012年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HY-2卫星海洋动力环境探测数据应用服务技术系统与示范”于2015年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2014年度总结会。来自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福建省海洋预报台、连云港市海域使用保护动态管理中心、杭州师范大学等12家单位的2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各子任务承担单位就2014年度工作执行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年工作计划等向项目监理专家组进行了汇报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以科技相辅为宗旨,以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及技术等学科为基础,立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倾力培养国际化的本硕博学生。这个交大最年轻的学院,正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从中国海洋界的地平线崛起。 中国在环境和资源领域面临重大挑战:全球性气候变化导致更多的灾难性天气,迫切需要提高海洋预报预警能力;近海工业、城镇和渔业的发展近导致海洋环境和资源遭到灾难性的破坏,急需修复、保护和综合管理;走向世界大洋,需要我们在深远海的探测、取样和认知能力
9月13日,澎湃新闻([URL])从自然资源部获悉,13日9时,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强台风级)的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象山县南偏东方向约4 9月13日,澎湃新闻([URL])从自然资源部获悉,13日9时,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强台风级)的中心位于距离浙江省象山县南偏东方向约470公里的海面上。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已发布海浪红色警报和风暴潮蓝色警报。自然资源部已启动海洋灾害II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记者 阮煜琳)台风“黑格比”在浙江登陆后,继续向偏北方向快速移动,预计将于5日进入黄海南部,山东南部、江苏、上海、浙江北部近岸海域将出现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国家海洋预报台4日发布风暴潮、海浪蓝色警报。 8月4日凌晨,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在浙江登陆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七级风圈半径150-220公里。 距离2号线人民广场2194米。符合人们的居住习惯
青岛励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智慧海洋领域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软硬件系统开发、大数据平台建设以及智慧海洋规划咨询等服务,擅长人工智能、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虚拟仿真五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服务领域涵盖海洋生态环保、海洋预报减灾、海洋渔业、海水淡化、海洋交通、海洋港口、海洋能源、海洋气象、海洋工程、海洋装备等。 公司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由海洋专家、渔业专家、信息专家、管理专家与行业资深人士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联合经管
连日来,并向浙闽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增强。 钓鱼岛海域、闽东渔场和闽外渔场有8~9级阵风10~12级大风,保障游客安全。 2020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生成
新华网北京10月3日电(记者罗沙)记者3日从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今年第19号强热带风暴“尼格”的中心3日16时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东约35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强度继续维持。 根据国家海洋局的实测数据显示,目前福建沿海出现了90到120厘米的风暴增水;粤东沿海出现了60到80厘米的风暴增水;珠江口到雷州半岛东岸70到150厘米;海南岛沿海出现了40到60厘米风暴增水。 国家海洋预报台3日16时将风暴潮预警级别升级为橙色,预计受冷空气和强热带风暴“尼格”的共同影响,3日下午至4日下午,海南岛沿海将出现30到100厘米的风暴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