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群
这是诸城市皇华镇黄龙沟发掘现场出土的仅有10厘米大小的恐龙足迹化石(8月9日摄)。 新华网山东频道8月12日电 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大山社区黄龙沟有一处大面积恐龙足迹化石群,据考古专家鉴定,该足迹化石群形成于距今约1亿多年前的白垩纪中期,无论是恐龙足迹的数量,还是分布面积均属罕见。 这处恐龙足迹化石群距诸城城区20公里,位于被当地村民称为“北岭”的山坡上,发掘的足迹化石面积达2600平方米,发现有鸟脚类、兽脚类、蜥脚类等6个以上恐龙属种的恐龙脚印化石3000多个
9月18日,四川文旅发展论坛暨“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揭晓典礼于南充举行。 经过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初选、投票,“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评选活动在9月9日结束了网络投票并进入专家评审的环节。 专家评审从文化内涵、旅游标识、艺术审美、创新创造、社会影响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给出综合评分;他们的评分占到了得分的70%;而另外30%的分数则来自公众的投票
元上都遗址入选世遗名录 成中国第42项“世遗” 北京6月29日电(记者 张中江)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6月29日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2项。 中国国家文物局官网消息称,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元上都遗址作为草原都城遗址,展示了文化融合的特点,见证了北亚地区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碰撞及相互交融
该路线是集盐业文化、民俗风情与科普教育、社区合作为一体的考察路线。完整再现了自贡地区历史上制盐(燊海井)、运盐(艾叶古镇)的全过程。而今,公园管理者在向当地居民宣传公园丰富的地质遗产、厚重的文化底蕴等知识,让他们对公园的情感在科普与教育中得到升华;同时,公园管理者与当地特色企业合作,与他们携手共建公园,使之走向世界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恐龙化石出产大国,南至广东、北至黑龙江,已有至少七成省份及自治区都发现过恐龙化石,这些恐龙化石从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一直延续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都有,其中尤以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化石为多。 三叠纪晚期的恐龙化石在中国分布有限,多数位于云南,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大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贵州等西南部地区。至于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化石,则多出现于北方的内蒙古、黑龙江和山东等地,其中在内蒙古地区最为丰富
8月4日,澄江化石委党组书记金宏森一行到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调研交流,了解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制度建设、管理营运模式、古生物化石保护等相关工作。 讲解员带领调研组成员参观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神秘贵州”“多彩贵州”“富饶贵州”“奋进贵州”四个常设展览。调研组一行认真听取博物馆建设、展陈布展等相关情况介绍,就展品征集、展览陈列等方面工作进行交流学习
诸城天顺机械成立于2010年,位于全国沿海对外城市一山东诸城,东临青岛,南靠日照,西接临沂,是山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且陆续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 诸城市天顺机械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食品机械设计制造经验中,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的企业。 主要生产油炸设备、清洗设备、漂烫蒸煮设备、低温杀菌机、速冻设备、真空冻干、干燥设备、包装设备,果蔬切割设备和食品加工生产线等成套设备
连日来,广大家长利用暑期,带着孩子前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参观5.18亿年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见证——澄江生物化石群,探索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的历史印记。这里至今发现和记录的化石有20多个门类、281种,几乎涵盖动物界的所有现生门类和已灭绝门类,是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精美、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 今年7月,该博物馆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已研发并内部使用14个小学研学课程、11个初中研学课程以及1个高中研学课程,成为集科研、科普研学、文化创意及遗产保护为一体的自然遗产博物馆
【泸州电大肖萍报道】 3月6日,来自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宜定学校八年级3个班的学生,分别走进江阳区伞里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传习基地、董允坝现代农业示范区、自贡恐龙博物馆、自贡盐业博物馆(燊海井)。在伞里体验手工制作油纸伞传统技艺,感悟人如伞骨正不腐的铮铮风骨;在董允坝感知现代农业发展;在恐龙博物馆探究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奥秘;在盐业博物馆了解中国盐业历史的发展历程,感悟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自2018年10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后,从2019年3月起,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3+2”(基地综合实践3天、市内外研学2天)等模式,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化石网报道)据上游新闻·重庆晨报(罗薛梅):重庆市地质调查院15日发布消息称,该局近日在云阳世界级侏罗纪恐龙化石群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自2015年云阳恐龙化石发现以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安排开展了一系列发掘、保护及研究工作,市地勘局208地质队作为项目承担单位,10月31日在英国著名SCI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亚洲最早记录:来自中国重庆云阳中侏罗统新田沟组的新鸟臀目恐龙化石》的研究论文。 本次研究的化石标本发掘于重庆云阳普安中侏罗统新田沟组,为55块关联保存的鸟臀类恐龙头后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