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
交通部观光局“107年稀少语别旅游辅助人员训练”一案,请贵校协助宣导周知,请查照。 一、依据本府107年6月11日府观秘字第1070134576号函办理。 二、为配合推动新南向政策及近年来旅游市场结构变化,爰针对在台新住民、侨外生施以观光旅游相关专业知识与解说技巧之训练,以强化其协助导游人员翻译导览工作
由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东华大学、正修科技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台湾南极科学考察团队19日在高雄召开记者会,公布了他们2009年至2011年间参与大陆南极科考的成果。 据悉,台湾南极科考人员的研究主题分为“南极生物标本搜集”“南极海岸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征及粪土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年代变化趋势”和“极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等三项,分别由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的郭富雯、林家兴、林嘉玮和正修科技大学的许廷炜进行采样。今年赴南极的研究项目中则将极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列为重点工作
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北基宜花金马分署,委托国立东华大学办理“高龄职业训练计划”,开设“养身故事咖啡馆人员培训班”,让银发长辈学习咖啡豆烘烤、咖啡冲泡技巧,让高龄者可以“有生产力的老化”。 因应高龄化社会来临,我国高龄政策由“幸福老化”转为“老化生产力”,善用有能力工作的高龄者,解决人力缺工问题。东华大学创新园区的“养身故事馆人员培训班”,培训12名65岁以上的银发长辈,以320小时的课程,不仅教导咖啡常识、咖啡豆烘烤、咖啡冲泡技巧,也有开店技巧、服务礼仪等
主讲人简介:胡良剑教授,东华大学应用数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上海市组织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概率统计学会理事、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生命系统建模仿真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他在随机生物数学模型和随机金融模型的建模、计算与统计分析,模糊随机系统和混杂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等领域取得若干研究成果
国教署委办“110学年度第2学期高级中等学校原住民族教育相关校订课程观摩研讨暨成果展示活动” 一、 依据教育部国民及学前教育署111年6月15日台教国署原字第1110076719号函办理。 二、 为协助各高级中等学校于校订课程规划原住民族教育相关课程,并推广试办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经验,国教署委请国立东华大学办理旨揭活动,展示参与计划之学校课程设计及教学成果,作为各校开设原住民族教育相关课程之参考。 四、 针对本次计划若有相关疑问,请迳洽国立东华大学原住民族课程发展协作中心 迪布斯・撒漾小姐,联络电话:03-8905140,电子信箱:ihs2021@gms.ndhu.edu.tw
直播吧9月14日讯 据上海媒体《上观新闻》报导,中国女足国脚肖裕仪日前成为一名东华大学2022级新生,就读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敞开她的大学生活。<\/p> 本年春节假期,中国女足时隔16年后再次夺冠,重登亚洲之巅,来自上海女足的肖裕仪打入了绝杀竞赛的进球。现在,她一起将有了新的身份,那就是成为一名东华大学2022级新生,就读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敞开她的大学生活
由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东华大学、正修科技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组成的台湾南极科学考察团队19日在高雄召开记者会,公布了他们2009年至2011年间参与大陆南极科考的成果。 据悉,台湾南极科考人员的研究主题分为“南极生物标本搜集”“南极海岸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征及粪土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年代变化趋势”和“极地海洋生物所含生理活性物质”等三项,分别由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的郭富雯、林家兴、林嘉玮和正修科技大学的许廷炜进行采样。今年赴南极的研究项目中则将极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列为重点工作
公司获评嘉兴首家“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 近日,由中国科协企业工作办公室组织开展的2016年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活动浙江区授牌仪式在杭州顺利举行,其中,公司获评“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荣誉称号,为嘉兴市首家。 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于2011年3月建立,由中国工程院蒋士成院士领衔,联合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单位组成专家团队,以低碳、柔性、智能聚酯长丝制造技术为主攻方向,在聚酯、纺丝等关键装置上取得技术突破,获得授权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完成省级新产品鉴定61项。连续多次获得“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2021年5月举办的新一代设计展,吸引全台66校、144系共襄盛举。东华艺术创意产业学系111级“唯为艺”毕制团队首次参展即佳绩频传,获得工艺设计类年度**设计奖、工艺设计类及时尚设计类金点新秀赞助特别奖等三项肯定。暑假期间“唯为艺”所有毕制团队仍积极参加各项竞赛,期许作品被世界看见
国立东华大学运动休闲学系12位师生,骑铁马横跨“世界屋脊”。今年暑假他们在美籍老师Ben的带领下,从西藏骑脚踏车挑战全长一千一百三十二公里,有世界最高公路之称的“中尼友谊公路”到尼泊尔,再以负重徒步方式攀登喜马拉雅山脉的垭口,42天的行程都在海拔四千米以上高山地进行,成功挑战极限。 学生们在经验分享会中表示,参与这次挑战极限的行程除了让他们获得体耐力的焠炼外,也让他们深深体会潜能发挥的无限可能,未来面对困难挫折时,可以有更勇敢的态度去面对与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