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
自主研发,我国首台3.4兆瓦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下海 [复制链接] 1月12日,3.4兆瓦LHD林东模块化大型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在浙江舟山下海。这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生产装机功率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 海洋潮流能是一种储量大并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在12月24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显著扩大。科技部在国家科技计划中优先部署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截至 “十二五”末期投入中央财政经费逾23亿元
发电机组是指能将机械能或其它可再生能源转变成电能的一种小型发电设备。 是指能将机械能 发电机组或其它可再生能源转变成电能的发电设备。一般我们常见的发电机组通常由汽轮机、水轮机或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等发动机)驱动,而近年来所说的可再生新能源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
9月2日上午,在常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张朝晖等相关条线领导的陪同下,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省产研院)院长刘庆一行来集团调研,集团及公司领导董才平、王郢、万文华,以及技术中心相关领导陪同交流。 据了解,省产研院成立于2013年12月,定位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为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省产研院发挥两个桥梁的作用——大学(科学院)与工业界的桥梁和全球创新资源与江苏工业的桥梁
据了解,此前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专项规划,储能未被提及,只在《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作为技术被列出。 知情人士介绍说,“十三五”期间储能将侧重示范应用,重大储能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工程或纳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探索不同场景、技术、规模和领域下的储能商业应用,规范相关标准和检测体系,为今后产业发展和专项扶持政策出台做技术储备。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部分就提到,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12月15日,由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组成的锂电材料产业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的关键性技术,在当前可再生能源大发展的环境下,依然需要解决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未来储能行业应该如何健康、快速地发展,并在我国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部部长张华民,探讨储能行业未来的发展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完善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公告,指出将加快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建设,逐步建立风电、光伏等绿色电力参与市场的长效机制,构建“电网+绿电+绿证”的电力供应体系。 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推动分散式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促进新能源多领域跨界融合发展。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完善核电与地方融合发展互利共赢机制
新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范畴,根据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除常规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核裂变发电之外的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小水电、地热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等二次能源。 新能源企业规模远低于油气、电力这些传统行业,但是新能源企业成长可观
2023年2月20日,美国海洋能源研究大学联盟(UMERC)发布《美国海洋能源技术创新系统分析报告》。报告使用技术创新体系(TIS)框架对美国的海洋能源研究和创新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TIS包括影响创新速度和方向的人员、机构、网络、基础设施及关系网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发展改革、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超前谋划,大胆创新,初步构建了从资源评价、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示范和市场培育各个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源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风力发电迅猛发展。近年来,按照国务院领导和有关指示精神,财政部牵头制定实施了一揽子促进风电发展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