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地区
大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川毓秀,始建于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取“大丰大足”之意而得名。晚唐至两宋近400年间,大足一直是昌州府治所在地,为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经千年未更名的大足是驰名中外的石刻之乡、五金之乡和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
华蓥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为促进华蓥市红色旅游发展,推动教学与旅游相结合,讲好红岩故事,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当地政府决定建设华蓥山红岩精神党性教育基地。 项目位于四川省华蓥市,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中段西麓,是四川省的东大门。距重庆126公里,距成都300公里,项目周边有华蓥站,高兴站,邻水汽车客运站,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我们的宗旨优质 专业 规范 诚信-------为患者制定最专业、科学、人性化的口腔诊疗方案。我们的愿景-------成为专业可信赖的口腔健康管理顾问-------成为川东最具品牌的口腔美容医疗机构服务口号爱心牙科-----因为爱,我信!高水准的医疗质量爱心口腔诊所创建于2001年10月,经过 十多年发展,目前门诊是现川东地区拥有种植、修复、牙齿美容、正畸、根管治疗、无痛洁牙等最具完整实力的专业口腔医疗机构,其率先引进了代表口腔诊疗技术发展水平的多项国内外领先的技术设备,满足您各类口腔诊疗方案及口腔美容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在口腔诊疗技术上,爱心始终坚持“医学+健康+美学”相结合的完美理念,最大限度地保证牙齿在健康、美学、整体协调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在消毒程序上,坚决执行国家卫生部所规定的口腔管理规范条例,严格要求在无菌无痛下操作,坚持使用一次性器械,杜绝交叉感染;在对客服务上,提供“预约就诊、预约提醒、全程陪护、定期回访、节假日门诊”等特色服务
5月26日,由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承建的涪陵区第四座220千伏变电站雨台山变电站成功投运。 该变电站建成后,通过连接220千伏丰都变电站和220千伏涪陵变电站,形成220千伏变电站环网结构,保障了涪陵、长寿、丰都三个地区的电力供应,进一步优化了重庆电网结构,满足川东地区迎峰度夏用电需求,为涪陵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涪陵区工业经济发展实现新腾飞。 该变电站位于涪陵区清溪镇,占地面积约7200平方米
忠县新生街道钟坝村境内的望水老街,矗立在忠县最高峰谭家寨脚下,是忠县古时候的茶马古镇,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 望水老街海拔900多米,是迄今为止渝东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海拔最高的高山古镇。老街修建在三面临空的山崖上,一条石板街从东向西蜿蜒逶迤,随着地形起伏变化
1月15日,五洲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14年12月,集团实现当月合约销售额6.38亿元,按年增长22.2%;合约销售面积达约9.78万平方米,按年增长52.4%。 2014年全年,五洲国际实现累计合约销售额66.12亿元,按年增长27.5%;累计合约销售面积达约98.35万平方米,按年增长44.1%。 若按照2014年初公布的65亿元年度销售目标测算,五洲国际2014年已超目标1.12亿元
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川东分中心、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于2016年,是四川文理学院与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的工程技术研发机构,并得到达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中心依托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综合实力,结合川东地区及达州周边实际,以油气田废水处理及污染控制、油气田周边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及土壤生态修复、废水处理设备智能化等方向为研究重点,致力于实现川东地区及达州周边环境保护,尤其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可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废水处理相关工程建设、技术研发和决策咨询服务。中心将建设成为推动川东地区及达州周边发展的科学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中心和成果展示窗口
公司员工韩忠合理化建议获评荣昌区“十大金点子” 日前,笔者从荣昌区委宣传部获悉,永荣电力工程分公司员工韩忠采写的合理化建议《携手“顺中圆百韵邮”,建设渝西快递中转站,助力打造渝西川东地区物流中心》在荣昌区“实施五个提升工程,全面融入双城经济圈”金点子征集活动中获评“十大金点子”。 据悉,此次“金点子”征集活动是在今年4月8-22日由荣昌区委宣传部和区委网信办主办、区融媒体中心承办的,活动围绕“实施五个提升工程,全面融入双城经济圈,助力荣昌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计策、出点子。活动共收到网民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133条
广渝泸高速泸州段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新闻》 作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广渝泸高速公路泸州段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据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目前,广渝泸高速公路泸州段已完成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环评、水保均进入后期修订审查阶段。正同步加快推进各专项报告修编、报批及组建项目公司工作
四川文理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位于川东门户达州市,办学历史最早可溯及创建于清末的龙山书院。 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是当时四川省较早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行列,并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